反对横征杂税,劫贫济富!

                         振言

 


    特区政府高官不断强调两年来出现财政赤字,认为加税加费已无可避免,不久前提出要求增加3千多项收费被立法会否决后,近来不但声称要再次提出,而且要开征消费税和陆路离境税。这些主张,我们坚决反对,而且号召全港市民,尤其是低下阶层市民要坚决反对到底!

    当局的许多收费(如水费、排污费等),都与每一市民息息相关,再增加只会更加重他们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当局积极计划中的销售税,更是低下层市民都必须生活消费而无一例外地被加重负担的枷锁,是当局要从他们几近「干涸」的口袋中再压搾走一部份!

    香港普罗大众已长期被港英政府的「三高」(高地价、高租值、高收费)政策所压搾,被置于贫富日益悬殊的一端;回归后,生活指数高企的情况未见有改善,反而连续两年高居全球城市最高的第三位(据1月20日《苹果日报》报道英国《经济学人》的调查结果)。而与此相反的是,全港低下层市民的收入又不断下降;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应有保障,当局容许其机构、尤其是资方利用劳工法例或「法律罅」尽力剥削工人(例如「三铁」、马会、快餐店等大机构长期聘用「兼职」「临时工」,那些工人的时薪只有十多元,且无福利待遇。)许多家庭领取的综援金额,又被社福署普遍削减。港府一些机构推行外判制、私营化、精简化,造成越来越多的员工失业,扩大失业队伍;同时又大幅降低新聘公务员的薪酬待遇,与私营企业争相压低员工薪酬,你追我赶……。高官们一方面抢先宣扬香港经济已大大回升,另方面仍在计划继续冻结在职中下层公务员的薪金,希图先向每年获利甚丰的汇丰银行看齐,然后进一步降低他们的薪酬待遇。

    在这样从各方面造成广大市民近乎「民不聊生」的情况下,港府还要开征销售税和大增水费、排污费等;而陆路离境税也是在一国之内倡导地区之间收「买路钱」,加重经常来往的人的负担。这些都是向广大市民「落井下石」,使他们苦上加苦。这样的「德政仁政」,比之港英殖民政府的统治还要走得更远!

    销售税还将使市民减少消费,大大影响零售、饮食和旅游各业的「生意」。

    港府每次提出新年度的财政预算,总是玩弄数字玩笑,先尽量夸大开支、减低收入数字,以制造庞大赤字,为它的增税加费作辩护。但只在亚洲金融危机、香港经济衰退的这两年间,才出现财政赤字。而港府虽有长期来累积著的天文数字般财政储备,却不愿拨出一部份来帮助香港「共度时艰」,减消该年度的财政赤字,为的是维持他们的加税借口。

    另一方面,它对大工商业者、有钱人们,却非常优待、照顾,不肯向他们增加税收;年获利收入数以亿元计的大企业或个人,与年获利收入几万元或较多些的小企业或个人,都同样照标准税率15%计税。这些事实,又一次表明官商的勾结、互助互利,这个政府是官僚富人的专政,而绝不是全体港人的民主治港!

    本来,要增加港府收入,避免财政出现赤字,就应该从获利丰、高收入者和港府高官等方面著手,主要的是应该向前者征收累进税,同时要对高官减低其过高的薪酬待遇,责成许多部门及高官改正和避免由于出错或严重疏忽等所造成的资源财富巨大浪费。(例如,由审计署或公众人士所已指出的,对购入东江水过多损失17亿元、长久空置大量港府物业、多次廉价批地引致达10亿元损失、排污设计错误造成维港污染、高官非必要的公费开支或津贴……诸如此类。)

    如果这样地向上述各方面著手,对港府财政将会有大量的收入,有效地解决赤字问题,而不必开征销售税,免致增加低下层市民的生活重担。但港府一直不肯这样做,而只是向弱势社群和低下层人民打主意。

    正由于销售税建议太「犯众憎」,以致立法会内绝大多数议员都加以反对。但高官们不会由此罢休,他们鉴于有「保皇党」议员的忠实支持,最后仍会得到他们转舵,改投支持票(有如以前多次的表现那样),因此,这些新税、加费动议还会继续提出,港人还应坚持反对,警惕今天初步表示反对的几个政党的转舵,全力阻止销售税等劫贫济富动议的实施!

 

    2000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