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贸协议为中国资本主义复辟舖路
梅茵
对于中国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事,美国终于结束了长期的反对态度。
作为交换美国分期削减入口配额的代价,中国同意对外开放农业、制造业道路和金融服务业的市场,撤销外资不得拥有高科技公司超过49%股份的限制。此外,外国银行今后可以立即在中国各地开办商业服务,以及在5年内可以开设存户银行。
在1998年,中国总理朱镕基同意不贬值人民币,以挽救世界经济大泻。结果是令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只有单位数字的增长,是20年来最低。按中国官方发布,是年增长率只有7%。而按国际货币基金会估计,更只有5.5%。此外,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也从前一年的700亿美元下降至500亿美元。
为了弥补海外市场的损失,北京在1998年8月宣布一项庞大的国家投资计划,包括投资1千亿元人民币予基本建设,及向国营企业提供1千亿元信贷以维持生产。不过,国家对经济作管制之重新确认,给共产党内部的冲突,不论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都带来了意义重大的后果。
朱镕基希望减低国营部门,以在经济方面全面为资本主义复辟作准备。但官僚中有另一份人作出反对;当国家恢复对国营部门的津贴后,后者在意识形态和政治方面皆得到助长。
新中国首次经历到通货萎缩:物价、投资、销售和利率皆全线下跌,与此同时则是货物大量囤积、银行存款大量增加。
对北京的领导层而言,给予日益亏本的国营部门更大宗的津贴,是中国复辟资本主义道路上最大的障碍。
世贸组织的交易,就此乘虚而入。朱镕基由于无法开展国内经济,在政治上打败其他官僚对手,便转而向帝国主义求援。如此,中国将撤除外资对制造业投资的限制,容许外商的零售活动,大幅削减入口农产品的征税,并规定国营工业购买较国内供应廉价的外来生产资料。中国向帝国主义广开庞大的市场和物资,对中国境内境外具有深远的含义。
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它之箝制中国工人阶级的能力,是植根在其对中国国营经济的控制,及以农民为军队的社会基础。
强行驱使中国进入资本主义复辟的决定性的一步,将对成千万成亿人民的生活带来可怕的威胁之余,也将同时损害到官僚的独裁专政,从而让工人能乘势起来,与政权算账。
朱镕基之选择走资本主义复辟的道路,也将为能够制止这种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道路。在这场革命斗争里,工人阶级不应和那些死硬的斯大林派和将领们打交道。
唯有工人控制和工人民主,才有可能挽救中国濒临沦落为世界跨国公司和跨国财团的耍乐场。全世界的5分1人口住在中国——对全球资产阶级来说,这代表著无限制的利润,足以让整个资本主义顺顺利利走到下一个世纪。唯有一个崭新的革命共产主义政党,才能制止资本主义这个走势。中国工人阶级争取权益的斗争,可见是多么的任重道远。
(史丹译自《工人权力报》1999年12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