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插手哥伦比亚,和平前景暗淡
哈特曼
1998年7月哥伦比亚保守派人士安德烈.帕斯特拉纳当选为新总统,他公布了新和平倡议,这对结束长达32年政府与左翼游击队之间的内战,带来了很大希望。内战曾使100万人流离失所。
帕斯特拉纳总统曾与最大的游击队FARC(哥伦比亚革命军)的领导人会晤,他们同意在1999年1月重开和平谈判。政府也同意将南部5个市成为非军事区,让「FARC」控制一个相当于瑞士那么大的地区。
同年2月,另一个主要游击队UC-ELN(卡米里斯塔同盟——民族解放军)也开始和平进程,与全国人民运动的代表讨论全国人民最关心的重大问题。
今天和平进程又搁浅了。准军事组织暴力行为有增无减,而游击队也扩大了他们的活动范围。谈判在7月间破裂。政府指责游击队在非军事区滥用权力,而游击队则埋怨政府对解决战争的根本原因不感兴趣:这就是财富分配不均,穷人被排斥在政治体制与经济利益之外。
尤其是,游击队要求废止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因为这会把国家经济命脉完全向外国投资和对外贸易开放。10月间又恢复了谈判。
由于和平希望之光逐渐暗淡,哥伦比亚上空又出现新的乌云。在美国带领下,其他南美诸国向哥伦比亚采取联合军事干预。
美国干预
过去18个月中,美国借口反毒斗争,加强对哥伦比亚的军事干预,并在哥伦比亚与邻国的交界地区助长了军事化。目前,哥伦比亚是接受美援的第三个大国,1995年美国国会批准给予哥伦比亚2亿8千9百万元美援,三倍于前一年。7月间美国「反毒大王」B.麦卡弗里要求给安第斯山区增拨10亿美元作为反毒紧急援助,其中半数拨给哥伦比亚。
美国对厄瓜多尔和巴拿马能否保卫边界安全表示怀疑,声称边界地区受到游击队与贩毒者的威胁。在美国政府压力下,厄瓜多尔、秘鲁、巴西、委内瑞拉等国政府调兵谴将,加强哥伦比亚边界地区军事化,进行军事演习。
根据媒体报道,美国在哥伦比亚南部派遣自己军队。在美军南方指挥部控制下,派遣一支特种部队驻扎在秘鲁、厄瓜多尔与哥伦比亚边境上。
中央情报局计划
根据阿根廷《号角报》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秘密制订一项计划,要从秘鲁和厄瓜多尔两国边境阵地干预哥伦比亚贩毒活动。实际上,美国政府并没有真心诚意来抑制贩毒活动,其真正目的是要破坏哥伦比亚农民的古柯(coca)种植园。目前古柯种植区已是五年前的两倍,哥伦比亚大多数古柯种植者靠此谋生。美国政府力图要撕毁1959年签订的国际咖啡协议,迫使数以千计的咖啡种植者失业。美国中央情报局与哥伦比亚政府发动的「反毒斗争」,旨在针对哥伦比亚的游击队和种植古柯——咖啡的农民。
贩毒大王
控制毒品贸易的贩毒大王事实上没有受到打击,而是让他们放任自流。相反,准军事组织与武装部队密切合作,发动一场肮脏战争,旨在打击哥伦比亚的工会、农民和市民等组织,而毒品贸易活动则完全没有受到惩罚。
贩毒大王积累了大量财富,其中大多数款项是从哥伦比亚贩毒到美国而得到的,这些巨额款项都存放在美国银行里。
在「反毒斗争」口号的背后,隐藏著一个真正目的、即要终止拉美地区持续已久的游击队起义。哥伦比亚革命军和卡米里斯塔——民族解放军的势力,日益壮大,他们控制了哥伦比亚百分之四十地区,而活动范围占该国领地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游击队向人民提供基本服务,保护人民免受准军事组织及武装部队的侵犯,在他们控制的人口稀少地区,他们还排解人民当中的争论和维护司法权。
游击队目前还不可能推翻哥伦比亚政府,但已构成对美国广大后院的安全威胁。游击队还是拉美其他群众运动的鼓舞力量,而哥伦比亚本身则居于高度的战略地理位置上。
哥伦比亚紧靠太平洋和大西洋,是进入南美的入口要地,天然资源丰富,有不断增长的工业部门和市场,这都是美国公司无限向往的地方。由于美国要把巴拿马运河管理权交还给巴拿马,美国正设法要在哥伦比亚等国建立新的军事基地,来代替巴拿马的霍华德军事基地。
海军基地
美国正与厄瓜多尔商谈要在曼塔市建立海军基地。根据《号角报》报道,它要在阿根廷扩大其「治外法权」,从美驻阿根廷大使馆扩大到北部机场,作为美在哥伦比亚军事行动的基地。
美国试图争取南美各国支持,在哥伦比亚建立一支区域性的武装干预力量。1999年6月间,在美洲国家组织会议上,美国提出「保护民主」法案,要求建立一个「友好集团」,以此作为多国力量插手拉美,用以保证民主。
美国提出的这一法案,已被视为对国家主权的威胁,是美国干预的口实,终于被击败了。然而阿根廷表示,只要哥伦比亚政府提出要求,它准备参加这「友好集团」。
区域性武装干预力量有可能击败游击队,但不能给哥伦比亚带来和平、公正和真正的民主,也远不能消除战争的根源,反之,还会加剧了它。这个法案仅仅有利于哥伦比亚的上层势力,包括贩毒大王、准军事组织和武装部队,有利于抑制下层的反抗。唯有下层的反抗,改变现状的压力才是唯一出路,才能替代暴力行为,消灭贫困,而暴力和贫困曾使多数哥伦比亚人民生活在苦难之中。
(萧明译自《社会主义展望》99年11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