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研究托洛茨基国际会议
霍道尼
「研究托洛茨基遗产委员会」第五届国际会议,已于1999年10月在莫斯科举行完毕。这一次的会议主题,是有关托洛茨基著作在今日的贴切性。
据委员会的国际协调人霍尼所报道,这次会议在10月19-30日于莫斯科举行,约有80人出席。出席这一届会议的人士,大部份来自俄国、乌克兰和哈萨克;至于来自前苏联以外地区的人士,则较过去历届会议为少。
不过,由前苏联地区内的学者和社会活跃分子所提交的报告,引起了十分热烈的讨论。这些报告的内容,结合著托洛茨基的观点而对今日的诸问题作出严肃的探讨,深入的反映了托洛茨基的著作在今天的贴切性。
这次两天会议共划分为3大讨论议题,共有15篇论文提交讨论,至于3大议题的总题,则是:《托洛茨基的世界——120年来的斗争》。第一天的会议在俄国科学院举行,分别就《左派反对派史和托洛茨基传记》和《托洛茨基和民族问题》这两个分题作出讨论。第二天,会议移师到靠近莫斯科国立大学的苏郁斯酒店的会议厅举行,论题是《资本主义的复辟过程与托洛茨基主义在今日的贴切性》。
以下介绍这届会议的一些讨论重点。
解体后的前苏联,今日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这两大问题:民族问题和资本主义复辟。会议在这两个题目上的讨论和争议,也是最为激烈。
苏联的民族问题在何时发生?
来自俄国科学院的政治经济学家苏敦.德扎拉索夫回应来自美国纽约的议题报告人霍道尼提交的论文《托洛茨基的战时通讯:巴尔干问题及1912-13年巴尔干战争》,指称托洛茨基自列宁死后,没有在民族问题上与斯大林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作斗争。德扎拉索夫并认为,尽管有著斯大林的沙文主义,但苏联时代就民族问题所通过的决议案和深刻的种种经验表明,苏联在民族问题上的成就,是世界文明史上最大的成就。他更进一步指出:
「现行的各个政权是没有能力找出一个真正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案。因为,必须要有一如苏联那种超民族的思想,才能够把人民联合起来。然而私有化所产生的阶级,只是有兴趣在其所属的领土内拥有财富,此所以,〔前苏联的〕各个民族的统治阶级只会坚持『「我的民族最优秀』。」德扎拉索夫作结论说:「只有在承认我们所有人都是相同而平等的国际主义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解决民族问题。」
紧接著德扎拉索夫发言的是来自乌克兰基辅的丹尼斯纳克。他在回顾了布尔什维克对乌克兰的政策,及列宁向斯大林的狭隘民族主义作斗争的历史后,回应德扎拉索夫的论点。丹尼斯纳克不同意后者的见解,他认为民族问题之所以在苏联倒台后才发展起来,并不能证明苏联在这方面的政策具有活力。他指出,「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我们承认冲突不会是突然爆发开来,而却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出来的。在1980年代末爆发的冲突,是经过了之前一段十分悠长的时间把忿懑积聚下来;而需要对此负上责任的,是在1930年代初在苏联取得胜利的斯大林的民族政策,这个政策从那个时候开始,无大变动的一直维持到1980年代末。」
资本主义复辟
前苏联的「争取工人国际委员会」的组织及托洛茨基国际会议的主要组织者之一的罗布.琼斯,就俄国的资本主义复辟进程提交报告。琼斯认为,俄国已经完成了资本主义复辟。他表示,在苏联时期,国家经济中有60-70%是依赖国营企业的生产。而时至今天,大部份的生产则主要是来自于采炼性的出口工业:石油、煤气和其他天然资源。非生产性的工人仍然是挂名工人,从而不会丧失原有的社会福利,所以令劳动市场没有发展开来。不过,价值规律确是在运作,发挥作用。
琼斯解释,在苏联时期,价值规律也在运作,但那时是用来量度生产的价值而非价格的价值;在当时,生产的价值是经过扭曲地被感受到的。至于在今日的俄国,价格确乎是接近世界的价格,而价值规律也不再扭曲。即使在盛行著以物换物的工业运作里,计算以物换物的基础,也是对应著所交换的商品的等价来换算的。
琼斯的发言,得到了来自哈萨克的库尔马诺夫的共鸣。他在会议上也详尽的介绍了这个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当前在资本主义复辟蹂𨅬下的惨状(详见另文)。
主催托洛茨基国际会议的「研究托洛茨基委员会」目前正在加紧进行《托洛茨基案件》的翻译工作,并且已经接近完成。据委员会报告,这部从英译俄的巨著已经进入校对的阶段,预料在1年内可以付梓。刻下,委员会准备把托洛茨基论巴尔干半岛问题的文章集书出版。这方面的著作目前已经有微型电脑碟问世。此外,委员会的另一位成员沃耶科夫在莫斯科组织了一个托洛茨基研究所,以备在休会期间定期讨论托氏的著作和见解。讨论的成果将1年两次集结成文出版。
委员会决定,第六届国际会议将于2001年10月,在乌克兰举行。届时,将会组织一次探访托洛茨基出生地的一日游。
(史丹摘译自《第五届托洛茨基会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