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十一周年看中国社会的抗争
张开
民运火炬在传送
尽管「六四」已过去了11年,尽管中国当局继续在打压不同政见人士,但是,继承八九民运精神、争取民主自由人权、反对专制迫害的抗争,依然在中国国内和国外持续进行。
受害深重的六四死难者家属共100多个家庭,联同多个关注人权的组织,开始一项「天安门母亲」的争取公义运动,她们加入阿根廷、智利及南韩光州事件等难属的行动,从事名为END OF IMPURITY(终止不公义)的行动,要求政府停止摧残人民。这意味她们已抹去眼泪,与国际人士团结起来继续斗争。
同时,六四死难者家属今年再次致江泽民、朱镕基公开信,重提要求调查「六四」,并作出解释及赔偿死伤者,等等。
吉林省8名异议者和著名民运人士刘晓波等人,分别发出公开信,继续要求平反六四,释放在押异议人士,给六四死难者以人道赔偿,进行政治改革,建立民主政制。
在四川、重庆、河南、河北等地,以及在美国华盛顿的民运人士,国内外各有几十人绝食24小时,以悼念六四的死难者。在6月4日,已知全国至少有15人因试图悼念六四而被捕,包括两位在北大点燃蜡烛追悼的大学生。
在官方非常严密戒备的天安门广场,不畏拘禁的中国民主党支持者沈志道,继去年同日同地打开写著「民主、人权」等标语的太阳伞而被拘捕,今年又显示写著「推翻暴政」、「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衬衣而再被捕。
人民利用互联网悼念六四,使得中国统治者下令严加监控,连一些隐晦的讯息也要予以封杀,不许网吧让客人浏览;但这并不能根本阻遏异议者的声音,它的黑手更不能伸盖得住海外的网站,阻不了「天安门母亲运动」的征集全球签名。广大网友仍可在大陆浏览到海外上网的民运等资讯。
在香港,有2,000人参加大游行、45,000人参加六四烛光集会;今年的集会提出「薪火相传」的口号,要「教育下一代,接好民主棒」,近30名小朋友上台接过民主火炬,高声朗读民主宣言。大会播出了「天安门母亲」之一的丁子霖教授给香港同胞的信,和香港记者突破北京官方封锁而访问了丁子霖的录音,她表示感谢香港市民11年来对「六四」受害者的声援,更希望大家坚持信念,「为死者讨回人间的公道,为生者争取做人的尊严。」
在台湾台北市,举行了11年来规模最大的跨党派「六四」烛光集会。澳门的集会则有数百人参加。
在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地,也有许多人举行六四集会。而据悉,在美国多个城市(哈佛市、纽约、华盛顿、三藩市等),出席人数比10周年时更多。
尽管香港等地今年悼念六四的参加人数比去年10周年时减少,但这并不表示没有参加的人都已遗忘了、不支持民运了。八九民运和六四屠杀已经写入史册,不可能涂抹掉。而所有上述的悼念活动,则明确地向社会、向人民(包括新生一代)传递一个讯息:必须继续努力争取民主、自由、人权,这支火炬是不会熄灭的。这也是与大陆人民日增的示威抗争行动相呼应,向官僚层继续施压挑战,不断威胁其统治地位。
社会抗争继长增高
怨愤和要求伸张正义的六四死难者家属,虽然人数不多,表面看似力量微小而孤立,其实却代表了、反映了广大民众对当局镇压民运的不满和诉求;这些已构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众多不满的一部份,各种不满来自一般民众、工人、农民等各方面,不满的反对的对象都是各级的统治者,他们的官僚主义专横行为、损害人民利益的错误政策措施、贪污舞弊、人民百姓受苦而他们却生活奢侈腐化……。所有这些错误正是酿成八九民运爆发的原因。学生、工人、民众们要求肃清贪污腐化,实行民主政制改革,这些诉求是中国迫切需要予以实现的,但却遭到中共的死硬领导层所拒绝(包括拒与学生对话),而且出动军队对付,使八九民运被残酷镇压了下去。可是,当时所提出要反对的贪污腐化、官倒、官僚专制,后来却发展得更加严重。随著中国的日益资本主义化,无数大小官僚干部的私人财富也日益增加,许多干部更是资产阶级化。由此从反面证明了八九民运诉求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而在另一方面,这个官僚政制所造成的社会分化日增,贫富悬殊扩大,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因而爆发更多的抗议、斗争。这从以下的具体数字可显示出来:
(一)大陆民众以上街游行示威方式表达不满的数字日益增加。据官方内部统计数字显示,1999年全国各地至少发生10万宗示威游行,平均每日就有270宗,比前年有关数字多出7成。日前北京及沈阳均相继有民众因民生问题上街示威,以阻塞交通的方式向当局表达不满。(6月12日《苹果日报》综合报道)
(二)1999年中国劳动纠纷达到12万件,是1992年的8,150件的14倍。去年比诸1998年,则增加了29%。至于集体劳动纠纷(包括游行、示威等),1998年达到6,567件,有251,268工人参加,是1993年的9倍。在北京,1999年上半年的劳动纠纷是1998年同期的两倍,而集体纠纷则是98年的4倍。(2000年4月23日的《华盛顿邮报》报道,转引自《先驱》季刊第56期)
(三)1998年共有216,750次罢工,共计350万工人参加,有627次是直接攻击党政机构,有459次发生同警方的暴力冲突。(香港《中国劳工通讯》1999年3-4月号,转引自《先驱》季刊第56期)
上引的第1项数字包括了城乡居民由于不满生活上的问题而产生;他们面对生活水平降低而且困难,使多年来积累著的不满,不再像以前那样「敢怒不敢言」,而是遇到一些即使是较小的事(如暂停供水或无电力几天),也上街头静坐或游行,以阻塞交通,引起社会注意,迫使当局解决问题。因而在许多城市,近年来掀起了一种示威风,越来越旺烈。在农村,农民权益大受损害,捐税摊派沉重,生活难以改善,成为抗争加剧的主因。
第2、3项数字是工人方面的。这些数字巨大,而且逐年大增,是由于下述一种甚至几种原因所激发成:1.企业拖欠工资;2.不满福利待遇、工作条件或安全卫生恶劣;3.工人权益被侵夺;4.下岗或离退休后却得不到合理补偿;5.国企被贱卖,令领导人中饱私囊,而工人则失业且很少补偿;6.国企推行结构重整或私有化而裁减职工;7.对干部的贪污腐化和专横行为非常反感;等等。
抗争的根源
工人阶级和城乡民众抗争频密的重要根源,是中共的官僚专政,又日益推行走向资本主义、有损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各种改革,包括国有企业、体制、住房、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中国改革报》今年2月29日刊出苏北写的《世纪之交国企职工心态》一文,在报道了「国企广大职工」对上述各种改革不利于工人的具体缺点之后,跟著指出「还有教育改革、物价改革、人事改革等,改来改去,似乎都在职工身上打主意。因此,有少数职工说:『改革越深化,职工越害怕。』」尽管作者编者们可能顾虑到党官的反应而用词较温和,但广大职工「担心改革」,不满各种改革对职工权益的侵夺,则已跃然纸上。
上述的各种改革,不但是对全体工人,而且许多都牵涉到其他阶层民众的权益,与人人都有利害关系。同时,工人和城乡居民的抗争行动,又互相影响、激励、促进,从而引发更多的斗争。当局在自己错误政策所造成的社会矛盾激化面前,再也不能一一用铁腕高压把动荡或不稳定因素「消灭于萌芽状态」(多年前官方常说的「豪语」),而要被迫加以容忍,甚至让步了——虽然有时也必须出动军警予以顉压,例如今年2月对辽宁省2万多矿工占据街道3天、阻塞铁路和烧车的武力镇压。
北大学生的一次胜利
受到众多社会斗争的感应,北京大学学生也以举行追悼会为导火线,在六四之前10多天爆发了斗争。由于北大女生邱庆枫在从分校返正校途中被杀害,校方起初鉴于迫近六四,安定第一,将此事定性为「校外发生的普通刑事案件」,且不许学生戴白花哀悼,禁止在校内举行追悼活动。由此激起学生们异常的愤慨,在平日积累著的不满之火上加油,他们指责校方宁可花钱装修办公室等,却长期漠视校区的安全问题(包括不安装路灯等),对这次邱庆枫被害应负有一定的责任。2千名学生在校内集会并游行抗议,大部份学生更企图冲出校门上街游行,这才迫使校方和政府让步,容许在校内举办追悼会,有6千人参加,清华等校学生也来悼念。这次的斗争胜利,将会重燃他们的传统斗志。跟著在校内贴上要求平反六四的大小字报,和在六四晚上燃点蜡烛悼念,便是一些已见的迹象。
统治者十分明白民间怨愤不满的严重化,惧怕「不稳定因素」的普遍表面化,可能一发不可收拾,于是企图先发制人,把法轮功封杀,继而又取缔中功及一切气功团体,不许人民炼气功,以为这样便可重新稳定它的统治。但实际上,这些无理压制只能制造更多更大的民愤和反对者,他们和广大的不满人士一样,将等待时机与争取民主自由人权的其他阶层民众共同抗争。在各种抗争汇合成强大力量争取到胜利的时候,六四死难者家属和民运人士10多年来所坚持的要求也定会达到。
2000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