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小圈子跟指定推选,
争取一人一票普选特首!
振言
假民主的把戏
香港第二届行政长官「选举」开锣报名后,多日来只得董特首一人出场,看来不会有人愿意出头点缀场面,陪他竞逐。这是由于中联办主任姜恩柱首先公开挺董,再由国家主席表态支持董连任,人选已由中央钦点好了。
中央这次预先公开表态,是对特区事务的干涉。这样的毫无顾忌,全不掩饰,是否反映他们对推选董连任不够信心,恐怕临时杀出黑马,横生枝节?这至少是想为董造势拉票,以最高票当选,「证明」钦点有理。
但这样一来,将会阻吓其他原本有意陪跑者却步,也剥夺了市民听取各参选者辩论不同施政主张而可能有点选择的机会,从而造成一人唱独脚戏,「自动当选连任」。
实际上,即使中央不这样自我暴露,由800名选委推选特首的规定,就已经事先为中央属意的人选「度身制造」了工具和保证。这个选委会的大多数,都是社会上层名流、富商钜子或其代表,与董特首的大资本家背景和政治取向相同,利益相投;加上一向唯北京马首是瞻的政治人物,便构成很大的多数,不会违反北京发来的意旨。难怪人大常委曾宪梓扬言,董特首将可得到800票中的700票支持。这又一次表明:这样的小圈子推选是一种假民主闹剧!
在北京表态后,香港的捧场、跟风人物,便大举出动造势挺董。
民意的某种反映
但这种造势并没有掩蔽董建华民望下跌、对他的不满上升、反对他连任的人数增加等事实。这些,从以下的几个民意调查访问结果可得到部份的反映:
1.香港过渡期研究计划在11月以电话成功访问了759位成年人,结果发现被访者有56%反对董连任,与半年前所作的调查比较,上升了12%;支持的只有16%,减少了6%;对董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有75%,上升了18%,满意、非常满意的有25%,下跌了11%。他们反对董连任的原因,绝大多数认为他欠缺领导才能、政治上较为保守,以及过去政绩不佳(见12月13日《成报》报道)。
2.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的民意调查,在11月以电话访问了1千名成年市民,结果显示对董的支持度不合格,只得49.7分,虽比上月微升了0.4分,但比4月间的调查下跌了5.7分(《东方日报》12月12日报道)。
3.《星岛日报》在12月11日委托进行的民调显示,受电话访问的408位夹心阶层人士,不支持董连任的有51%,支持的有34%,无意见的有15%;而对董的平均得分则为4.7,也不合格(见12月14日该报)。
但是,由特首特别顾问叶国华主理的香港政策研究所的香港政治信心指标调查,在12月上旬访问了819人,发现对特首表现的指标,由上月的79.3点,攀升至89.9点(但也只到所规定最高指数200点的45%),很短期内上升了13%。而中大亚太研究所副所长刘兆佳认为,短期内的「民望上升幅度不会太明显」的(同上12日《东方日报》。)有立法会议员怀疑,后一调查的短期民望急升,是为董连任造势。
承认过去施政有失误
董建华在参选连任演说中首次承认:「我清楚知道(工作)有不足之处。例如,在政策的落实方面,确实存在问题;在推动改革方面,没有充分评估社会的承受能力和平衡各方利益,以及未能妥善地安排各项改革的优先次序;在掌握民意民情方面,仍然需要做得更加细致。」但即使是这样轻描淡写、修词温和婉转的说法,也不仅仅是指工作上不足,而且是失误的问题了。(但他对自己过去听取民意「不足」的「反省」,却在几天后多次无理拒绝出席民主派立法会议员办的论坛的邀请所揭破:原来仍旧是不愿听不同的民意的!
尽管江泽民在表示支持董连任时,要为董辩护,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何人都不可以保证所做的任何事都是对的」(12月15日《明报》报道)。这等于是说,董特首也有不对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北京领导层要被迫提早公开挺董,以图有助于提高他的民望。
自由党主席田北俊,在大力挺董时,企图不点名地暗指前政务司长陈方安生为首的前朝过渡来的高官未和董特首合作,成为4年来施政的障碍,为董开脱4年多来施政上缺失的责任,将之推卸在董领导下的港府高层官员身上,这是转移目标为董「抬轿」而蓄意误导市民的做法;但无意中也承认了:这几年来特首施政中有严重的缺点以至错误。
以上这些引述都或多或少地印证了民间对董的批评是有事实根据的,不少民意调查(例如前面所引的一些报章报道)对董民望和支持(包括对他参选连任的支持)比率低,也是真实地反映了现时的民意的。
争取回自己应有的权利!
本来,香港行政长官人选的好坏、合适与否、有无能力担任,直接关系到全港市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香港社会的各方面发展前途,必须由全港市民一人一票直接民主选出,才是真正能代表绝大多数民意、确保能为后者和香港社会利益服务的。但香港的特首产生却与此背道而驰!
今天世界的大潮流已是民主自由逐渐取代著过去那样的个人专制独裁。试看现时各国还有多少个专制暴君仍在独裁统治?有多少国家、地区的人民已能运用其选举、被选、言论、出版等基本民主自由权利?这是有目共睹、毋需争辩的。
就以华人社会的台湾来说,那里的人民经过长期的奋力争取后,早已基本上能够运用上述这些权利,自由地选出他们的各级和台湾最高权力的领导人,表明中国人也是有能力这样争取到的。在香港,市民经过努力争取后,虽然能够选出一部份的立法会和区议会议员,但对于握有全港最高实权的领导人,却不能由全体市民民主选出;他们这种应有权利,却为特意安排的选委会所夺去。这是香港走向民主化进程中的重大缺憾、耻辱和障碍,必须全港市民努力夺回这项权利权力,消除这个缺憾和障碍,争取到由全港市民一人一票选出特首和全体立法会议员。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再接再砺,这个目标是一定可争取到实现的。
2001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