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战败之年》评介
泷山五郎
去年底,内田雅敏律师出版了《出生在战败之年:反战世代的人生》,记录著自己的人生与不少相关的律师活动。
其中最有趣的是内田进入早稻田大学后参加的学生运动。内田在运动中始终反对左翼派别之间的内斗。
1967年佐藤荣作首相即将访问南越为独裁政权提供援助的前夜,反战学生、市民们都在准备第二天的阻止行动。但学生运动中最有战斗力的全学联内部三派:中核派、社青同解放派与「结合」发生对立冲突。中核派拷打早稻田解放派的干部,解放派与「结合」在茶水大学汇集准备攻击,中核派在法政大学用棍棒、钢銲武装待命,双方各有300名学生在法政大学对峙。内田拚命在两方之间奔走周旋,说服大家把力量用于第二天的羽田机场阻止佐藤起飞的斗争。结果,解放派与「结合」的学生在法政大学抗议游行一周后收兵,避免了反战运动内部的一场流血冲突。
第二天,10月8日,羽田斗争成为60年安保斗争以来最严峻的反战运动。3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与两千名警察在机场入口处的3个桥头展开搏斗,造成一名学生死亡、6百多名警察、学生负伤,58名学生被逮捕。羽田斗争进一步引发全国的反战、抗议活动,与日本政府主导的「收入倍增计划」、「全民中流意识」形成对照。可惜激进的「革命马克思主义派」与中核派、解放派之间的内斗不仅没有停止,反而越演越烈,双方的死者超过百名。内田很清楚地看到,由于这些内斗,使日本民众远离了左翼反战运动,远离了政治。
内田选择了法庭作为战场,为民众、为政治正义服务,这其中最重要的律师辩护案件,是「东亚反日武装战线」(1974-75年)的裁判。
武装战线最初计划在桥头设置炸药爆破从那须回东京的天皇列车。失败以后把炸弹投到三菱重工公司,炸死8八、炸伤多人。书评者本人那时听到这个消息,认为爆炸三菱重工不应该,爆炸天皇列车倒可以理解。现在看来,对比「9.11」事件的恶劣影响,如果武装战线真的成功了,那日本的左翼、反战运动将受到不可想像的打击。
内田对于武装战线的斗争方式当然持批判态度,但他更注重于为什么这些日本青年会选择这样的行动。东京法庭缺席审判因为人质事件被日本政府超出法规释放到国外的浴田由纪子被告,要传讯关押在东京扣留所的武装战线成员大道寺将司。但东京法庭因为大道寺已被判死刑,不允许大道寺公开出面,内田只得在东京扣留所内与大道寺对面。那是一个珍贵的历史记录,两位同世代的反战份子,选择了不同的方式,不同的人生。如果选择律师人生的话,就应该像内田那样,为正义、和平与人权辩护!
此书中还介绍「华侨青年斗争委员会」,说它最先在左翼运动中提示出日本人对亚洲民众缺乏作为加害者的意识。在日本人中,当然,东亚反日武装战线,最彻底地意识到自己的罪过并付诸行动「赎罪」。其实,在它们之前,从1965年以来,就有一个叫「日本鬼工」(意译自朝鲜语)的组织,清楚地意识到日本与朝鲜、中国等亚洲民族的压迫、被压迫关系,参与了援救反战韩国人金东希等的活动。当时本人也有参与其中,共同参加了东京反战、全共斗、东京入管局斗争、1970年芦沟桥事件纪念集会等。
内田也担任1978年三里冢阻止新机场开放的第8号通道被告团的辩护案件。在30多名被告中,主要是第四国际日本支部与「无产阶级青年同盟」的成员,他们在那次阻止机场开放的决战中,贡献很大、付出的牺牲也不少。
内田自己很幸庆生活在这个时代里,以自己的职业为这个时代作见证与记录。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传记,值得一读。
(赵京译自日本新时代社《桥梁》周刊2002年2月18日第17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