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激化矛盾 群众抗争加剧
张开
朱镕基在今年人大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他随后在记者会上的答问,以及其他高官的报告,分别显现出中国当前的社会、经济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反映出中共的政策加剧了人民的困苦,激发了群众的强烈抗争。
「工作的成就和政绩」
他循例在开头宣读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成就和政绩」。其中说,经济比上年增长了7.3%,2002年的增长率预定为7%,使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度的增长率。这比之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高出很多的。不过,这个数字却受到一些论者的质疑,即使是朱镕基的报告仍然再一次承认「弄虚作假」严重。据报道,「地方政府虚报政绩,对经济增长弄虚作假亦是代表们的讨论热点。」「对于虚报浮夸,国家统计局局长朱之鑫也发现这个问题。……据统计,去年涉及统计的违法行为达到6万多宗。」<1>
这样的经济高增长率又是伴随中央财政的高支出的,后者比上年增加了10.1%,使财政赤字达到3098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增加500亿元;同时,国债发行为2560亿元(他在任内共发行了5100亿元国债)。02年的国防支出比上年支出1千4百多亿元增加252亿元,增长17.6%,科技支出408亿元,据观察家相信,其中一部份本应是用于国防费用的,显示中国仍然在参加军事开支竞赛。
朱镕基在任内连续4年的财政预算案都是赤字,而且越来越高,以致香港的《信报》称之为「赤字总理」。他在记者会上力加否认,说赤字和国债发行数额,仍然在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内;而且,至为重要的是这个赤字用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因此,我留给下届政府的不止是债务,而是25000亿优质的资产」。如果他所说的优质资产是指新中国建国以来积累下来的国有财产,那就不是他在总理任期内个人造成而留下,而是全国人民半个多世纪艰苦奋斗积下来的。他之所以在记者会上著力指责港报,「十分扯火,主要是在今次两会中,已经有不少代表、地方官员和经济专家对中央财政的连年庞大赤字十分不满,批评朱内阁只靠赤字刺激经济,给将来经济埋下隐忧。……辽宁一名市长还说了一个顺口溜:『中央财政蒸蒸日上,省里财政喜气洋洋,市里财政勉勉强强,县里财政哭爹喊娘,乡里财政名存实亡。』」而朱镕基则以此「还击了政府内部对他的批评。」<2>
「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大力夸耀成绩之后,朱镕基不得不勉强地承认;「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些粮食主产区和严重受灾地方农民收入减少,有些地方拖欠工资严重,部份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仍有困难,就业压力加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经济体制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地方保护主义屡禁不止,市场经济秩序有待继续整顿。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严重,一些腐败现象还比较突出。有些单位违规挪用财政资金和专项资金。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比较普遍。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有些地方社会治安状况不好。」
他依循一向以来的惯例,把那些缺点、错失都轻描淡写地说成是「一些」、「有些」、「部份」存在的,而且不提贪污腐化的严重问题。但在人代会上,代表们却决议把「一些腐败现象还比较突出」中的「一些」两字删去,表明连代表们也看不过眼、不表接受了。关于报告只提到「对那些违法乱纪、以权谋私的人,必须彻底查处」,则加上「贪污腐化」这一类人,且在「查处」后面增加了「加大治本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表述。这就表明了:尽管增删了的文字仍然是官样文章、形式远多于实质的意义,但中共高层提出的反贪污腐化,也是敷衍塞责的。原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曹克明在上述决议作出之前,还要强辩:「至于腐败越反越大、越反越多、越反越严重的这一社会普遍说法,曹克明称其为认识上存在误区。」<3>这说明,中国社会上这样普遍的认识,正是客观上存在的确实反映。党官们的矢口否认,也是他们不愿彻底清除贪污腐化的心理反映。但萧扬在法院工作报告中却也承认,01年全年共判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份子20120人(比上年增加了44.35%);共受理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行贿案件493件539人,审结478件525人,比上年上升了26.1%和24.7%。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韩杼滨也报告:全年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罪案36447件40195人,情节严重的共立案侦查1906件,比上年上升39.4%。这就是社会上有上述普遍说法的根据。
入世对「三农」的不利影响
朱镕基一方面把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列为政府工作的「显著成绩」之一;另方面又对美国记者公开承认:
「中国现在的粮食已经供过于求,农产品越来越多,种什么,什么多。价格上不去,农民的收入也就增加不起来。特别是中国参加WTO以后,美国的农产品还要大量地在中国登陆,……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大豆已经相当于中国全部的产量:1500万吨。当我们想采取一个转基因农产品管理的办法,实行国际上很多国家实行的办法的时候,你们美国的领导人就来跟我们谈到大豆的问题,影响美国十亿美元的出口,你们要慎重一点儿。但是你们对中国出口的钢铁产品,你们却宣布要加税8%到30%,这样就影响中国3亿5千万美元的钢材没法向美国出口。」<4>此外,其他农产品(大米小麦等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影响。这种不平等贸易关系,正是由于世贸组织本质上是发达国家利用来压搾欠发达国家的工具;这也显示,中共高层之重复声称要同美国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是以不断让步来追求的一厢情愿想法。
而且,正如陆德泉教授所指出的:「中国在加入世贸的短短4个月间,不平等世贸规则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便暴露出来了。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开始利用知识产权条款,夺取中国没有申请的专利,据一些政协委员估计,过去15年,中国将13万项发明无偿地『奉献』给了世界各国。其中仅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一项,由中国人研制开发和改良,但却由外国公司取得专利保护的项目就有9百多项。另一方面,跨国企业通过专利权,开始围剿中国的企业。」<5>
中国入世更加剧对农民的打击,从上引的答问中已可得到具体证实。广大农民的收入将会减少。中共提出的补救办法,例如产业结构调整,并不能立即收效,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村税费的改革,经过一些地方试点推行,也难以大大减轻农民的负担,如果大幅减少税费,又影响农村的公共服务,受苦的还是农民。这是因为县以下的庞大支出仍要由农民负担。
举例来说,中共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在年前写了《一个乡党委书记的心里话》给国务院领导的信,列举具体实况,指出「现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6>后来他再写了一本书,书名《我向总理说实话》,详细列出现时农村的各项费用负担,包括:每年仅债务6千亿元的利息便要付出800亿元,义务教育老师的工资800亿元,书杂费、设备添置维修等500亿元,县、乡、村干部3千9百多万人工资2千亿元,县、乡、镇、村的科、局部门等3千亿元。〔单是以上5项便合共7.1千亿元——引者〕;县以下的支出中,有7至8成要由农民负担。因此,他估算农民实际上每年至少要负担4千亿元以上,远远高于朱镕基说的现只负担500亿元。该书于今年1月由《光明日报》社属下一个机构出版,成为畅销书。<7>这样庞大的支出,便是农民的沉重负担无法减轻的重要原因。李昌平这个估算,与前面所引那位副市长的顺口溜形容的县、乡财政情况不谋而合地相一致。
在农民收入减少、而税费负担又非常沉重的情势下,农民被地方官僚干部追收所欠税费和摊派款项,从报章上时有见到的手法,是关押、毒打、搬走农民家中仅有的粮食牲畜和生产工具……,以致迫得许多农民在绝望无助中自杀。新华网披露:新华社记者在去年10月底前后,前往曾被称为「湖广熟,天下足」的湖北省3个县市的8个乡镇实地采访,结果发现该省在01年1至10月内发生了7宗农民因不堪过重的赋税而自杀的惨剧(记者没有采访得到的该省其他同类惨剧相信还会有——引者。)农民要负担的税费非常繁多,长期入不敷出,导致极度贫困。湖北省监利县县委书记杜在新表示,该县乡村5亿4千万元债务中,大多数是农民欠交的,如柘木乡有3百多农户,每户欠款都在12000元至15000元以上。<8>
上述的农村收入减少而负担沉重的情况,实在是普遍存在于农村的,但朱镕基们依然只说是「一些粮食主产区和严重受灾地方」才有的。
而对于解决办法,仍然主要在重提党八股式旧调;或者,例如对于拖欠干部、教师等的工资,最多是责成「有关地方政府务必采取有力措施,尽快加以解决」,而没有提出实际有效的办法。这些旧调几乎全靠地方政府官员去落实执行,但人民却无权力去监督、弹劾他们的「欺上瞒下」、阳奉阴违等行径,结果决议等仍流于纸上谈兵,抽象无效,长期如是。
如果中共不是只在空谈,说的漂亮,做的又是另一套,那就必须在实际上拨出足够的财力、物力去支援「三农」。例如,它要实施科教兴国这个重要战略,但在财政拨款上却很吝啬。全国政协常委农业部原副部长路明在这次政协会议上指出:目前影响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农业投入偏低。中国到1999年算出一笔账:农业科技投入是60多亿,占农业总产值的0.4%。第二,农业科研和推广体系改革难度比较大。第三,农民数量大、科技素质低。<9>
中共高喊了几年,尤其是更加强调要特别加大支援农业、农村,以加强农业科技发展的今天,财政部长项怀诚的财政预算报告提出,2002年中央财政将安排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扶贫等支出共274亿元,比之2001年决算用于增加要对天然林保护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的投入共支出233亿元,并没有增加很多,而且包含了这么多的项目,农业科技方面实际分派到多少,官方还在玩弄数字游戏,没有详细公布。这些对农民现时之更加要求国家改变一向的多取少予政策,并无很大的帮助。
在「三农」危机日益加深加剧的时候,许多地方的农民便被迫起来请愿抗议、上街示威,反对税费负担沉重和地方干部的贪污舞弊、官僚恶行,等等。
对国企和工人的打击
在中国入世后,中国企业又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会导致更多国企关闭或裁员,加剧现时下岗、失业的严重情势。
曾培炎向人大会议报告:现时「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压力增大。截止去年底,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仍有500多万人没有实现再就业,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还有681万。」登记失业率为3.6%,加上国企下岗职工,总量在1200万人左右。据有关权威部门预测,到2002年末,上述两者总数将进一步上升到1400万人左右,而且,整个「十五」期间的失业率都将呈现上升趋势。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透露:「十五」期间,失业率将上升到5%左右。同期间,农村剩余劳动力有1.5亿左右,其中向非农领域转移的劳动力有4千万人,城镇的就业压力将明显加大。《文汇报》同时还说,「特别需要指出的,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与人们生活中感觉的失业情况相差甚远。这是因为官方统计中,下岗人员没有与原企业终止劳动关系的不算失业,因此不进入统计。专家估计,中国实际的失业率不会低于10%。」「从地区看,老工业基地下岗工人较多的东北地区,劳动力供求关系最为紧张,就业压力尤其严峻。」<10>事实上,中国许多学者专家在年前已估算到实际失业率达到20%左右(胡鞍钢不久前也差不多如此提出),只是官方一直玩弄数字游戏,许多年来都说是3%至3.5%左右。
工人抗争涌起
国有企业在争相裁员,把损失推在工人身上。例如,4大国有银行裁了20万员工;辽宁省全省有51万国企职工被解除了与企业的关系:这是该省省长薄熙来在记者会上说的。而且,该省作为社会保障推行的试点之一,全年社保费160亿元,缺口有40至50亿元。<11>
实际上,据《明报》记者奔赴东北3省采访所得,作为工业大省的辽宁,因大批重工业工厂倒闭、破产,已有半数工人失业,民间流传实际有8成工人下岗。据去年度的官方统计,全省下岗职工、离退休人员总数达50万人,约占全国的1成;吉林省、黑龙江省的经济近10年来均陷入停滞甚至衰退的边缘,而且还在恶化。下岗工人的生活非常困苦,企业每月发予工人百多元至数百元不等,但大多都被拖欠。<12>
庞大职工在遭受裁员打击的同时,还加上被拖欠工资的困难。财政部长报告,根据地方上报的数字,截至01年底,县乡欠干部、职工的工资是65亿元。但《北京晚报》报道,据在建有工会的单位中统计,2000年全国共拖欠职工工资达366.9亿元。近两年,北京市劳动争议急剧增加,2000年共发生7480件,比上一年增加42.9%。01年1至9月,又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0%,而且这种趋势至今不能遏制。<13>而萧扬在上述报告中,也说全年共审结劳动争议案100440件,比上年上升了33%。
同时,向当局上访(即投诉、请愿甚至抗议)的次数也激剧增加。据笔者从英国广播电台3月10日由香港电台转播的《时事一周》节目中,似乎听到时事评论员刘锐绍说,去年上访的次数,从上年的9千宗剧增到9万宗左右。如果笔者没有听错,这样的剧增是非常惊人的。它反映出中国社会矛盾的急剧尖锐化。最高检察长韩杼滨报告「全年共办理群众来信来访65万多件次,这当中便可能包括有上述的上访。
在下岗失业工人走投无路、生活日益困苦的时候,在工资、遣散费等被长久拖欠的时候,他们便唯有采取罢工、上街示威抗议、堵塞交通、包围政府办公大楼等行动。单是今年3月以来,便发生有下述的工人示威抗议行动:过去为中共号召全国工业学习榜样的大庆油田,本为国企模范,原有职工29万人,已有7万人下岗,其中5万人为了追讨医疗、退休福利举行的示威,开始于3月1日,至今已持续了3个多星期,参加人数日增;辽宁省辽宁市国企工人从3月11日开始,连日包围政府办公楼,进行抗议,有时高达3万多来自20间国企的工人参加;黑龙江省抚顺市煤矿下岗工人也在3月中上街示威。他们除了要求发放拖欠了的工资、保障基本福利、或者要求恢复工作权利之外,还指责政府官员腐败、贱价出卖国有资产而中饱私囊,等等;新疆省乌鲁木齐十月拖拉机厂数千名工人,3月11日前后上街,反对国有的厂房和厂地被贱卖、工龄被卖断,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等。
东北的工潮澎湃未息,首都北京也发生工人上街抗议了。北京汽车制造厂200多名退休工人,从3月27日起在该厂外示威,抗议该厂未按时支付退休金,并指房屋津贴金额不足,他们声称已多次向厂管理层投诉,但一直无回应,部份工人已经几个月没有收过退休金,因而激发起他们行动起来争取合理权益。
此外,西北地区也有请愿事件,其中甘肃、青海等省份即达近百次。东北的逾千人请愿事件近20宗,数十人或上百人的抗议行动多至难于统计。
以上引述的,只是见诸香港报章的部份;其他未被透露出来的同类行动,相信仍会有很多。但就是上面举出的,也显现出群众斗争已有长足的复兴和进步。
重大的进步性
这次的大规模工潮和群众行动,具有罕见的进步性和特点,那就是:他们跨行业、多工厂联合行动,而且很有组织性、政治醒觉性。据《明报》记者的实地采访获悉,内地工人已出现组织独立工会的苗头,他们各自成立了临时工会组织,大庆工人成立的名为「大庆石油管理局买断工龄职工临时工会委员会」,并选出工人代表。辽阳成立的名为「辽铁全体破产失业职工」的临时组织,并推选姚福信等代表与政府谈判。他们以组织的名义发表公开信,各厂职工选出的代表互有会面联系。他们要求人大批准人权公约中「组织独立工会」的条款,允许工人组织独立工会,有集体谈判权。他们除了提出「要饭吃」的诉求外,也要求政府惩治贪官腐败。
中共当局面对著这样大的抗议请愿浪潮,一方面采取强硬的手段,拘禁了一些工人代表;另方面则安抚部份下岗工人,进行疏导,并严防示威工人跨省跨行业联手。<14>
现时的这种发展,反映出中国社会矛盾的高度尖锐化,局势的动荡不安,官方对现时的困难和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办法。这正是中共对外开放、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等政策所加剧的。随著这些政策的更加推行和入世带来的恶果进一步显现,失业更加严重,社会矛盾更为加剧,贫富悬殊更加扩大,广大工人群众的生活更加困苦,则他们的争取权益抗争行动便势将再次兴起——假如这次的各地斗争被暂时缓和了下去的话。到那时候,他们这次积累著的重要斗争方法和经验,将会帮助他们争取得巨大的胜利。
2002年3月28日
注释:
<1> 3月5日《苹果日报》载新华社电。
<2> 3月16日《星岛日报》载该报记者特稿。
<3> 3月9日《文汇报》载中新社北京8日电。
<4> 3月16日《文汇报》载朱镕基记者会答问全文。
<5> 详见3月21日《苹果日报》论坛的《缺民主政体入世危机重重》一文。
<6> 请参看《十月评论》01年第1期该信摘要。
<7> 3月11日《星岛日报》
<8> 1月28日《明报》、《星岛日报》转载新华网报道。
<9> 3月8日《文汇报》。
<10> 3月5日《文汇报》。
<11> 3月11日《星岛日报》。
<12> 见3月27日《明报》。
<13> 01年12月17日《文汇报》。
<14> 同见3月28日《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