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法特:其人其事
阿拉法特被视为巴勒斯坦人民斗争的领导人达30年之久。以色列咒骂他是魔鬼化身的恐怖主义者。美国有时又欢迎他到白宫去。而传媒则把他视为和平使者,向他欢呼。
阿拉法特是什么人?他所干的真正代表什么?
阿拉法特的故事是巴勒斯坦人民的一面镜子。他生于1929年巴勒斯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像其他巴勒斯坦人一样,他的幼年是在英国统治下的耶路撒冷度过。
长期以来,在巴勒斯坦这个地方,居住著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祇是在犹太复国主义者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国家,才使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
犹太复国主义者不断地有意使巴勒斯坦人失去工作,并把他们赶出自己的家园。
阿拉法特在青少年时期便参加在埃及偷运武器给巴勒斯坦人反抗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图谋。
1947年,联合国计划把55%的巴勒斯坦土地划分给犹太复国主义者的移民。这些移民祇占总人口的30%。但这并不能满足犹太复国主义者的要求。以色列的恐怖集团采取恐吓手段把千千万万巴勒斯坦人赶出家门。许多人逃到约旦河西岸,为约旦所掠劫;逃到加沙地带则受埃及的统治。
以色列国在1948年成立,拥有巴勒斯坦地区的76%的土地。而巴勒斯坦人则自此成了难民。
游击队抵抗运动
阿拉法特同一群巴勒斯坦学生和商人在1959年创立了法塔赫(即巴勒斯坦解放运动的简称)。该组织的目的是解放整个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民主的不分宗教的国家」。法塔赫从阿尔及利亚、中国、古巴和越南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的经验中受到启发,采取游击战进行反对以色列的斗争。
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以色列打败了叙利亚、约旦和埃及的军队,中东局势由此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攫取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东耶路撒冷。这些地方自此成了以色列的占领区。
1968年,一队法塔赫的主要成员在约旦卡玛拉的战斗中打败以色列,迫使其撤退。这使法塔赫在一夜之间成了英雄。成千上万的巴勒斯坦人纷纷加入到法塔赫运动中来。
由于得到巴勒斯坦人的支持,法塔赫取得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的控制权。巴解组织是在早几年前由阿拉伯各政府建立起来的组织。法塔赫是其中的组成部份。
巴解组织的基地是在约旦,约旦70%的居民是巴勒斯坦人。约旦统治者哈桑国王很担心权力落到巴解组织手中,在1970年9月对巴勒斯坦发动一次全力以赴的攻击,杀死了好几千巴勒斯坦人。这就是著名的「黑色九月」。
巴解组织从这次失败中醒悟过来,便从约旦转移到黎巴嫩新基地来。但已经被削弱了的巴解组织现在祇好依靠这个或那个阿拉伯国家政权,而不再对它们摆出任何挑战的姿态;不再追求整个巴勒斯坦的解放,而祇是同以色列和它的支持者美国去讨论建立一个「小国家」的问题。
1982年,当时任以色列国防部长的沙龙带领军队入侵黎巴嫩,在沙帕拉和萨梯拉难民营杀害2000名巴勒斯坦人。阿拉法特和他的部队决定离开黎巴嫩,踏上流亡突尼斯的旅途。巴勒斯坦解放运动的热度也就降到了最低点。
但在占领区内发生的事件却把斗争又推回到国际政治的中心来。
起义运动
以色列在占领区残暴地压迫巴勒斯坦人。对此,抵抗运动在1987年末忿然举行了第一次起义,或叫「Intifata」。全世界都看到了巴勒斯坦的青年,用石块袭击用美国最新武器武装起来的以色列士兵的图片。新一代的积极份子就这样在整个占领区出现了。
起义运动者最终迫使以色列和美国同巴解组织进行谈判。在1993年,阿拉法特签署了奥斯陆「和平协议」。
这个协议承诺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一个友好国家。评论家们把这个协议看成是巴勒斯坦人为建立自己的家园和中东危机获得解决的令人满意的结果。
希望破灭了
阿拉法特同以色列领导人西蒙.佩雷斯和尔扎克.拉宾一同获得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阿拉法特回到加沙地带,受到大批欢乐的群众欢迎。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也就在这一年成立。但,大多数群众的希望是破灭了。奥斯陆「和平协议」是加强,而不是结束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的统治。这个协议祇允许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控制约旦河西岸土地的17%,和加沙地带的60%。协议的区域划分也没搞成。以色列仍然控制著地区的各条通道。以色列在占领区的种种决定依然保留著。500万巴勒斯坦难民没有一个能够回到他们在以色列的合法的家中。这就是经过长期斗争,而大多数巴勒斯坦人想要但没有得到的结果。为此,阿拉法特在巴勒斯坦人当中丧失了大部份的声誉。
作为协议的一个结果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虽然允许人民有些少的民主,但它的3万名警察对任何一个批评阿拉法特的人,唯一的就是镇压。在阿拉法特的统治下,祇有少数人富起来了,而大多数人仍然在难民营中受苦。
当和平陷于绝境,哈马斯在群众中的声望便升起来,而阿拉法特则失去他的基础。
现实的情况是:要求反对愈来愈严重的贫困,普通老百姓的情况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这些迫使阿拉法特在2000年拒绝了美国和以色列领导人提出的新协议。这样,在2000年9月,当沙龙挑衅性地去访问在耶路撒冷的伊斯兰教最神圣的阿克萨清真寺,巴勒斯坦人民爆发了新的起义之时,阿拉法特支持起义,这使他得以保住了自己的地位。
以色列攻击阿拉法特,使他重获巴勒斯坦人的某些信任。但这并不表明阿拉法特的政治生命还没有完结。
在这位反对以色列的英雄领导人的肖像旁边,将来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肖像。
阿拉法特在群众要求进行根本改革的愿望和阿拉伯统治者与西方国家的压力之间,将会再次搞调和。
(蔚然摘译自2002年4月26日《社会主义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