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公社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贝萨塞诺、奥利维埃

 


    阿根廷几乎每天都向著危机滑下去,而且越滑越深。2001年12月,工业生产下降20%,每天有成千上万阿根廷人民陷于贫困;官方也不得不承认,有1500多万人列入贫困,其中500万人列为特困户,整个工业部门失业的人数成倍地增加。经济瘫痪正逐渐地向全国扩散,看来阿根廷正处于解体过程中。

    2002年2月4-5日,阿根廷各银行,由于受到政治危机新阶段的直接影响而再度关闭;2月1日,最高法院不得不宣布,银行限额提款计划(Comalito plan)是违反宪法的。

    阿根廷的政客、法官是腐败透顶的,他们还同前总统卡洛斯.梅内姆(Carlos Menen)的极端新自由主义派相勾结,政府受到了瓦解的威胁,正因此,这个国家力图要度过这次政治危机。然而国家最高层的四分五裂,是阿根廷所经历到的深刻危机的表现之一。尽管整个体制并没有崩溃,国家仍然存在,如果军队在此阶段不加干预的话,这个国家有可能原封不动地继续存在下去。但是,统治阶级所担心的是:腐败政治已经到了糜烂的程度,经过两次政府垮台之后,现在还面临著最高法院的解体,整个国家大厦似乎是彻头彻尾地腐朽下去了。

    统治阶级的这种忧虑,因下列两个因素相结合而加强了,一是两大传统政党(贝隆主义法制党与急进党)的危机,二是社会上反政客、反政府、反国家的群众自卫组织大规模运动的出现。

    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以及在全国群众集会的不断出现,是最近几周来的最重要现象。这过程仅仅只是个开始,但自从2001年12月19-20日起义以来,社会总动员已在不断地扩大。整个社会都在动起来了,所有社会的、政治的问题已成为每日生活中的问题。

    今天(指作者写作此文时的日子),全国有一百多次人民群众集会。所有集会的人民群众都把他们自己称为「街区近邻住户」。有些社会学家或学识渊博的观察家们指出,这样的群众集会是具有1871年巴黎公社的经验。

    然而,很快,迫切的问题提出来了:如何帮助受到打击最大的儿童、失业者和特困户呢?如何解决迫切粮食问题呢?如何促使药房把药品提供给医院呢?

    运动的弱点之一在于:工厂、车间的工人并没有参与,阿根廷的工人阶级——一度曾是拉丁美洲最强大的力量——在新自由主义打击下溃散了(约70%以上是失业工人)。然而,除中产阶级之外,仍有一部份工人(就业的或失业的)作为群众的「近邻住户」参加了这些集会,而且在反对解雇的第一线上,已同工会有了接触(特别是在铁路部门)。如何协调这些自卫组织的结构问题,将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

    人民运动早已普及到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以及各省的极大多数居民街区中去。每一街区的这些集会,由100到200人组成;在动员工作做得最好的地区,当人数到达数百人以上时,便分成各小组。除了讨论最重要的问题之外,他们一般以小组或委员会形式组织起来,这些组织还同媒体结合起来。

    一支真正的数以千计的社会先锋队已经诞生了,他们当中有年轻一代,也动员了成千上万的革命战士和老战士,这支社会——政治先锋队正开始对紧急措施的一般性讨论以应付危机,他们提出把银行国有化,在公共部门重新组合私人企业,废除债务,支付工资和养老金等等。最后,所有这些集会都表示要对在巴西阿雷格里市举行的世界社会论坛的热烈支持。

 

(萧明译自《国际观点》2002年3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