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总统选举评析        军行

 


民主的表现和局限性

台湾总统的选举,表现出台湾人民能够一人一票相对自由地使他们的选举权利,直接选出多数人所支持的最高领导人。从投票前有许多次几十万以至百多万人上街游行集会的造势行动,全岛热情投入,特别是投票日有8成以上选民踊跃投票,显示出台湾人民争取得到的这种民主权利,是非常可贵的。在他们行使选举权利时,一般地说也是很自由的。举例来看,据台湾一家人力资源公司在投票日公布的调查显示,如果老板向员工施压,暗示要他们选择某组候选人时,有高达八成人表示会拒绝接受。(东森新闻网)

   不过,台湾的民主仍有其局限性,那就是:低下阶层劳动人民不能推出自己的真正代表去竞选,以选出确能替自己争取权益的总统。这次的候选名单只有两张:其一是国民党和亲民党合组的连战宋楚瑜(以下称蓝营),另一是民进党的陈水扁和吕秀莲(以下称绿营)。他们都是代表台湾资产阶级,而且各要耗费10亿左右的巨额财力物力去竞选的(连战本人便拥有天文数字的财富,极占优势)。其他的党派,像泛紫联盟、新党等,财力远逊于蓝绿营,自知无望获胜,因而不提名单竞选;劳工阶层的政党就更少财力去参选了。因此,台湾选举的民主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代表性十分有限。

     而以竞选的两「营」来说,它们的一般政纲并无重大的分歧。过去的主要歧见是:民进党倾向本土化,国民党和亲民党倾向与大陆和好统一,倡言要加快三通,以大大帮助发展台湾经济;但对于北京所主张的「一国两制,和平统一」,连宋们也是坚决表示排拒的,为的是要与陈水扁竞相争取坚持本地化的台湾选民。正因为如此,在此次投票之前几天,连战再要进一步说明「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坚持不会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吞并、统一」,「一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一位权威专家指出,甚至国亲两党头面人物也巳经说,私下赞成「一边一国」,即大陆那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这边是「中华民国」。(318日《文汇报》报道)

     在竞选宣传中,两营不是要强调其政纲和施政立场等有何分歧,而是要互揭对方的疮疤。例如,蓝营力指民进党收受政治献金,扁妻炒股票不报或少报收益,但实际上,国民党也承认有收过献金,而连战本人也被揭发在美国有房产没申报,因而被罚款。

     至于此次竞选中发生的贿选、暴力及妨害选举的案件,据投票几天前的官方统计,岛内各地检查机关受理了2360件,被告人数1579人,其中贿选案件多达1866件。由此可见「黑金政治」仍存在于两「营」之内。报道此事的新华社台北电,并无指出涉案的是哪个营,或者各占多少件。

     由于上述许多事实巳尽人皆知,广大的台湾民众都流传一种看法,就是把蓝绿两营视为两个烂苹果,难以选择哪一个较为少烂些。这也是民间团体倡议投空白票,以致有33万张废票的原因之一。

     对于选前争论多时的大选时「公投」,部份由于北京的非常激烈反对,迫得陈水扁要修改「公投」内容;而许多选民也难免会感受到北京的强大压力,因而投票率未过半数,不获通过,这也反映出民进党没有得到大多数选民的支持。

选情的变化

     陈水扁上台以后,台湾经济凋零(只在近年来由于对大陆贸易大量出超而稍有好转),两岸关系则无法改善,尤其是北京当局对他采取压制政策,三通没有打通,如果他当选连任,与北京的关系也难望有大改善;而蓝营的大陆政策,表面看来似没有那样对立,有希望得到北京放宽,三通因而可能有所突破,这些特别是台湾资产阶级所希望的。因此,资本家较多人宁愿支持蓝营,让连、宋替换陈吕。

     台湾前几年的经济低迷,加上两大党的领导人(无论是过去的李登辉、现时的连战或陈水扁等)都会为了保卫大企业的利益,不重视低下民众的生活改善,不进行消除社会不平等的改革,反而导致失业人数日增,贫富日益悬殊,社会日益向两极分化。尽管陈水扁的政纲列有保障中下层权益的条文,但并没有行动去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中下层民众对陈水扁政府的不满便加深,很多人都不愿投绿营的票。

     以上的情况,使蓝营一度声称自己已稳赢了。

     但在投票前一日,却突然发生了陈吕被枪击一事,使陈吕获得了许多同情票,扭转了整个形势,仅以不到3万票(占总投票率0.288%)的微弱差距当选连任。台湾选民对这些发展的意见,部份可反映在联合报系民意调查中心和台湾《苹果日报》的访问结果中:在选后次日被成功访问的1174位选民,有50%接受选举结果,45%相信选务作业是公正的,42%质疑不公。

质疑和纷争

     连战在这次选举战中,眼见「稳赢」后,竟以微小比数,再败于陈水扁,非常不甘心,立即提出「选举无效」,认为疑点重重,是不公平的选举。

     国亲两党再次呼吁支持者上街集会静坐,要验伤验票,要真相。群众不断包围总统府,多日不肯离开,宋楚瑜又声言会带领群众冲进总统府。连宋们这种力图利用群众街头斗争、迫使陈吕作重大让步的做法,使得台湾人民忧虑台湾局势会日趋动荡,可能失控,并且给中共以此为口实进行军事干预(事实上,北京不久也发出警告:如果内乱加,「中国不会坐视不管」)。因此,早在选后翌日进行的上引民调巳经显示,虽然有49%受访选民支持连宋提出选举诉讼,但也有63%反对聚众抗争。

     对于连战们对枪击事件的质疑,应台当局邀请而到台调查的国际知名美国华裔专家李昌钰和3位美籍专家,经过调查后证实,扁的伤口是枪伤造成的,由此澄清了是否被枪弹射伤的疑问。

至于质疑陈吕是用苦肉计博取同情票取胜,一般人都会不相信陈吕宁愿冒此生命大危险,因为枪手是在数码之外开枪,有可能击中要害,即使不致迅速毙命,也可能大病一或终身伤残。

     在双方商谈验票问题时,连战曾一度坚持只验绿营得票,不验蓝营的,验票费用全部由绿营支付。经过大半个月的讨价还价后,直至412日,双方才达成「初步共识」:全面验票,于510日起验,520日完成;费用大致由双方负担。如果这样进行,中途又不发生严重争执而打断,则验票结果,将可以解答许多人的质疑。如果验出绿营得票总数少于蓝营,则陈吕俩在法理上就不应连任总统、副总统了。但验票还要等高院最后核实,正式结果将不能在5.20之前宣布,而宣布后纷争仍会持续不止。

     此次大选的纷争,已引起国民党内部的不和及危机:一方面是马英九在斗争方法方式上与连、宋们有歧见,在强力赶走包围总统府的蓝营支持者而发生流血冲突后,马又受到该营指责;另方面,党内新生代中兴菁英班部分成员要求国民党面对败选事实,另一个团体「567大联盟」也成立,提出许多方面的改革主张,其中包括:承认两岸分裂状态,不主张统一,保留末来的「统独」选项,等等。此外,要连战辞去党主席职的声音已响起了,看来「连战皆北」的主席地位也将难长久保持。

美国和北京的反响

     美国政府在选举委员会正式宣布陈吕当选后,即向陈、吕祝贺,以表示它也加以承认。它对台政策继续不变:支持台湾政府,向台出售先进武器,维持台海现状,不愿两岸任何一方加以改变。因此,它属意陈水扁在5.20就职演词中重申「四不一没有」的承诺,而扁演词稿也巳先给白宫审阅。对于台湾06年的「修宪」计划,美国在台的高级官员葛天豪表示:美国的「支持是有限度的」。这意味,如果修宪的内容温和,不致引发台海局势的改变,美国还是支持的。若果如此,在美国支持台湾之下,北京较有可能采取的对策是必要时对台经济制裁,或者加海上封锁,而较少可能因扁修宪就军事进攻台湾。

     北京当局吸取了过去在台湾选举前夕出言干扰的做法,以免客观上使本土化的党派得到更多的选票,在这次大选时只重于海军登陆及8艘军舰南下的演习,并且发出如台湾动乱升级「不会坐视不管」的警告。它多年来宁愿连、宋上台,也不欲民进党执政,对这次大选也是如此态度。不过,公开主张与大陆统一的新党却没有市场,势力一直很少发展。从上面所提到的连、宋也趋向本土化而相应地改变了与大陆统一的主张,可反映台湾民众不愿统一的普遍意向,及对各政党所造成的压力。近几月来,北京当局在香港实行的强硬收紧政策,自行撕毁它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等承诺,更加使台湾民众不相信中共对台湾的许诺,因而进一步加强他们的本土化要求,增加很多人不赞同北京提出的「一国两制」主张。

     在大陆,广大民众从新闻媒体听到或看到的台湾同胞能享有不断上街游行集会、表达自己要求的充分自由,享有不受限制地自由地直接选举台湾最高领导人的民主权利,(下转第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