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兆立同志〈1929─2006〉 禾子


大洋彼岸的加拿大传来令人极为悲痛的消息:兆立同志于八月十五日晩十一时五十五分因患脑瘤医治无效与世长辞。这是我们不可挽回的沉重损失。兆立同志奋斗的一生,是很值得纪念的。
兆立同志姓周,名冀瓯,生于1929年12月23日。小学和初中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的轰炸和三度占领的战乱中度过的。温州模范小学校长王晓梅和黄禹石等进步教师的抗日救亡思想教育,使他幼小的心灵深深埋下反对帝国主义的思想种子。他不仅积攒零用钱捐献,还和同学一起冒着风雨,走街穿巷,义卖手工课的制品,为抗日战士募捐。他在温州中学读高中时,正值全国学生运动风起云涌。自1946年抗议美军在北京的暴行的沈祟事件,接着“一二一”昆明血案,继而南京、上海、天津镇压学生的“五二0”事件,温州中学学生都热烈响应抗议。兆立更是按捺不住胸中怒火,积极投身到学生运动中去。尤其是1947年“六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他和班级同学不分昼夜写制标语、传单和街头漫画海报,编写反对内战、反对帝国主义、反对一切不民主制度的歌曲。兆立从小就喜爱音乐,拉得一手好二胡。他领头组织《在一起》歌咏队,在同学中教唱进步歌曲。一些喜闻乐唱的,如“团结就是力量”、“跌倒算什么?”、“山那边呀好地方”等等向往民主的歌曲,一时间,从这个歌咏队传遍班级和邻班。为了配合运动,他们还把大家熟悉的向往光明的歌曲,例如“谁愿意做奴隶”的歌词改为“谁愿意打内战”。不仅团结了全班同学,活跃了战斗气氛,而且在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的队伍中、不仅口号声此起彼伏,由《在一起》歌咏队教唱的革命歌声响彻温州市大街小巷。
学生运动锻炼了兆立同志的意志,提高了思想覚悟。在进步同学的介绍下,他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寻觅国家和民族的前途,阅读《青年与妇女》、《新旗》、《求真》等刋物和托洛茨基《中国革命问题》等著作,认识到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是斯大林的愚蠢和错误导致失败的,从而选择了托洛茨基所指引的不断革命论的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道路。
1949年他考入台湾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于1956年赴加拿大、考入U.B.C.(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数学硕士,获得学位后在多伦多长期从事计算工作。他始终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放在首位,深入工人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1961年他和黄芬我女士结婚。黄女士一直支持他的革命事业。他为人热情、正直、刚毅、助人为乐。他们生活俭朴,节省费用,资助工人运动和困难的同志。到加拿大几十年,以至两个孩子都长大时,他们仍住在公寓房子里。由于长期在计算机屏幕前工作,加上病菌入侵眼睛,他的双眼的视网膜受损,视力大大下降。医生告诫他尽量勿面对电子屏幕。但他关心革命事业甚于生命,革命的需要使他置自己的健康而不顾,设法通过屏幕放大,近距离地、极其艰难地、长期坚持翻译大量革命理论著作和文章,有些已收编成书,并将这些书赠送给诸大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就曾颁送赠书荣誉证给出版这些书的「十月书屋」。他还长期为《十月评论》翻译有关马克思主义、托洛茨基、曼德尔的著作和第四国际重要文件,如《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以托洛茨基为可供选择的道路》,以及《曼德尔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观点》等等大量文章和著作,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他关心世界大事,不顾视力低下,坚持每天在放大屏幕前困难地阅读大量报刋杂志和电视新闻,并作出自己的判断。他在2003年1月22日给我信中写道:“美国准备攻打伊拉克。你问我作为美国邻国的加拿大对这场战争持什么态度?加拿大人百分之八十是反对这场战争的。事实上,全世界人民都在反对这场战争。刚过去周末是全世界反战日,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中东、日本、澳洲……等国人民都在反对美国发动这场战争。昨天,美国参议员、已故的肯尼迪总统的弟弟特迪.肯尼迪说:‘这是在错误的时候所发动的错误战争’(Wrong war at a wrong time)。美国人民在游行时所举的标语是:‘不要以血换石油’(No blood for oil)。可见人人都知道这是美国大资本家的代表为了攫取伊拉克石油发动的战争。” 时隔三个月,2003年4月21日的来信中写道:“美国攻打伊拉克战争虽接近尾声,但是它的麻烦才刚刚开始。伊拉克人民大规模上街示威游行,反对萨达姆,也反对美军的占领。世界上反战人士开始向国际法庭对美国提出公诉,它犯了战争罪。所以,美国布什政府今后的日子不会好过。” 三年多来布什政府在伊战泥潭中越陷越深的事实,证实兆立同志当时的预言多么正确!在当今世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势力虽然仍很强大,而矛盾重重,且正走向没落。具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眼光的兆立同志对历史的发展,用他2005年12月5日来信中的话说:“我对整个局势充满乐观!”
自1946年投身革命运动至2006年离开我们,兆立同志始终坚持不断革命论的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观点,热情洋溢地致力群众革命运动,默默地专注笔耕革命理论建设,不顾个人安危,满怀信心,六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整个生命和精力贡献给人类解放事业。我们会永远铭记他奋门一生的功绩、高尚的品德和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他所走的路,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