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模式治标的努力

青岩

最近几年,重庆模式成为大众传媒的焦点,比如‘唱红打黑’,据20109月《重庆日报》报导,重庆“打黑”共摧毁14个重大黑社会性质组织,立案侦办涉黑涉恶团伙364个,查扣涉案资产29亿元。现在则有‘民生工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崔之元,现任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助理(挂职)撰文‘重庆"十大民生工程"的政治经济学"’指出重庆模式的特点乃‘国资增值与藏富于民并进""地票交易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重庆自1997年成为直辖市,人口3300多万,70%-80%为农村人口。20106月,重庆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打出‘五大重庆’口号:‘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

 

国资增值与藏富于民

2002年到20086月底,重庆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从1700亿增长到7 000亿,增加4倍,2009年,已经突破9 000亿元,今年超过万亿元。2002年至2008年间,全国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工业产值增长率是3.7%,而重庆的增长率是19%。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强调,要通过国有资本对社会资本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从而有经营性收益上交,使政府有能力减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重庆的具体做法有三:一是对市属8大国有投资集团‘五大注资’,即国债注资、土地储备收益注资、存量资产注资、规费注资、税收返还注资,从而增加国有企业的净资本金,加大融资能力;二是财政局对国有投资集团的融资活动不担保,各大投资集团之间也互不担保,集团内规费资金专款专用、不交叉混用的“三个不”;三是投资集团资产负债、现金流、投入与资金来源实现“三大平衡”。

崔之元认为,“五大注资”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经济,不是国家行政权力任意干预的经济,而是国有净资本在市场经济中运营增值的经济。举例建设道路,邀请民营资本或外资搞BT(Build and Transfer,建设后再转让),然后重庆国投公司尽快回购,因为路一旦建成,土地收益就上涨,重庆国投公司就有了来自公有土地增值的资本金注入。2004年,重庆修建朝天门长江大桥,3年后重庆城投就回购,因为朝天门长江大桥周围7000多亩土地已经进入城投的土地储备。黄奇帆副市长还把公益性国有投资公司的税收返还,进一步壮大国有净资产。

2002年底重庆有1000多家国有企业,欠工商银行157亿贷款。2004年,黄奇帆牵头组织渝富公司与工商银行协商,重庆市属国有企业渝富公司以帐面价值的20%一次性买下坏账,渝富公司接手重庆国有企业的坏账。还有接下私营企业的烂摊子,例如重组"西南证券",参与重组的国资和民营资本都实现了增值。

重庆从国家20091-55万亿元新增贷款拿到了1500亿元。重庆市不用政府财政担保,而是通过政策增加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资本金,提高向银行的融资能力。另外,西部12个省市的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之一是企业只征15%的所得税,目前只有重庆还在使用15%的税率,其他省市由于地方财政压力放弃优惠,仍然征收33%的企业所得税。

重庆引进惠普、宏碁、英业达、富士康等一批国际IT企业,2015年将形成8000万台产能、7000亿元产值、1000亿美元进出口的笔记型电脑产业基地。市政府每年将投入3亿元,扶持微型企业发展。

城市规划列出一系列目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提高到3000公里;铁路运营里程提高到2300公里,基本实现“8小时出海”;市内轨道交通通车里程提高到200公里,贯通主城9区,要用轻轨将新建的主要公租房片区连接起来。

准备出台解决‘微型企业’("大学生""残疾人""下岗职工"的创业)的资本金问题的重大政策:如果原始创业者投入的资本金是10万元,政府就给予10万元的税赋补助;如果投入的资本金是100万元,就给予100万元的税赋补助;上限为500万元。同时,采取措施发展6种非银行信贷业务,包括担保公司、小额贷款、私募股权基金(PE)、信托、风险投资和金融租赁。201014月,重庆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增长80多亿元,在全国增长率是比较高的。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说,必须严格控制国有土地出让价格,降低商品房成本,经济适用房土地出让价不超过房价的1/6,中低档商品房地价不超过房价的1/5,高级商品房地价不得高于房价的1/3,即严格限制地价不能超过房价的1/3。全国多数城市购房的契税是3%5%时,重庆购房的契税一直保持在1.5%。重庆市居民第一次买房时,贷款可以抵扣地方所得税。2009年上半年的资料显示,重庆主城区买房的人当中,42.5%购房者来自重庆四十郊区县。

 

 

 

        美国《纽约时报》前总编掦言在重庆看到延安精神:将1000万农民工转城市户口,又建设3000万平米公租房,比如“民心佳园”,租给中低收入居民、进城农民工和刚毕业的大学生,租金比市场价格至少低40%。一万多所中小学、幼稚园配备了5500多名校警,确保518万名学生的人身安全;中小学塑胶跑道从过去的260多条增至1000多条,一周体育课从2节增加到4节;修建了70多条登山步道;外出务工的农民留在农村的老人和孩子,得到政府悉心照顾;对广大低收入群众实行基本医疗药品零利润。

 

引起争议的地票交易

重庆形成三轨并行的土地供给架构:国家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国家重点项目用地、工业用地和公益性建设用地;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增量指标,用于满足各区县县域经济发展;地票指标则用于主城区经营性用地,主要是房地产开发。其中以‘地票’最具争议。

2011年第02期《财经》姚佳威撰文重庆“地票”继续试梳理‘地票’的来源。“地票”概念从重庆发端,是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经过复垦与验收后所产生的可交易和转让的用地指标。

        黄奇帆认为以交易所为平台进行置换买卖,如同股票,又以土地为对象,就叫“地票”。20088月,国土资源部与重庆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定,支持重庆探索土地利用新机制和耕地保护新模式,支援重庆设立农村土地交易所。10月,黄奇帆在向重庆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报告时,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出“地票”概念。124日,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为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挂牌,中国史上首个农村土地交易所正式成立。该交易所由重庆市政府出资设立,注册资金5000万元。同日,中国第一张含300亩土地的地票,以2680万元的价格,被一家私企拍走。自2008年底第一次地票交易会后,重庆地票价格维持在8万元左右。地票诞生之初的几笔交易中,市政府土地储备中心购买了约一半的地票,而用地大户——房地产企业购买地票则只占成交总量的五分之一。

20108月后,重庆主城区商业开发用地招拍挂,参与企业必须持有地票才能入场。地票价格旋即上涨,目前每亩地票可在土交所拍到17万元,交易量也逐渐增加。截至201010月,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共组织18场地票交易,成交面积3.47万亩,成交金额43.31亿元。已有27宗地票6269.5亩获征(转)用批复,主要在九龙坡、渝北、大渡口、南岸和江津地区落地。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均可在主城区和其他区县“落地”。此前,重庆最偏远、经济不发达的城口县,建设用地指标价格每亩仅2万-3万元,而在交易所拍卖后,目前最高可达17万元,溢价八倍有余。企业在农村土地交易所拍得地票并选定土地后,仍需经公开招拍挂程式,与其他企业竞标。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与有关银行签订了地票质押合作协定,重庆岭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购买300亩地票作质押,获得了银行提供的总额3000万元人民币贷款。

重庆市政府于20109月出台文件,严令地票收入必须全部反哺三农,其中85%归农民个人,15%归村集体,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农民社会福利。可是,当前全国土地炒作之风难以压制,重庆也不例外,地票之出现似乎无补于事。

根据20101203<重庆晨报>1130日,市土地交易中心推出大学城两宗土地进行拍卖,一块面积299.3亩,一块255亩。新鸥鹏、金科、华润、北京城建、名流等13家企业争抢。土地竞拍起价为3.4亿元,最终新鸥鹏以9.7亿元成交,每亩324万元,楼面地价2600多元/平方米,创大学城新高。

11月,保亿以6.4亿元竞得蔡家组团227.56亩土地,福建中庚也以3.9亿元在蔡家拿地291亩,和黄以13.1亿元拿下照母山山脚下地块,喜地山在江北嘴拿下黄金地块。中冶、香港置地等企业也纷纷在主城拿地。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01122日,上海、北京、大连等城市土地交易量排至前十名。上海土地出让收入以1369.94亿元高居榜首,北京以1004.48亿元位列第二,重庆则以326.14亿元位居第十位。北京住宅用地每平方米同比增长56%;商业办公用地均价增长100%。大连的土地价格今年更是一路飙升,住宅用地均价暴增237%,商业用地均价暴增314%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总规划师胡存智明确指出,“地票交易,全国就重庆一个地方试验。”可是,成都首次面向开发商的农村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所突然被国土资源部叫停。据悉,之前成都地票交易火爆,导致“抬高土地价格”的连锁反应。20101217日,成都市面向开发商的首场“地票”拍卖在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开场,179家开发商(包括保利、万科等外地大开发商,也包括中石油等主业非地产的大国企)参与2000亩建设用地指标的竞拍,结果成交均价72.89万元/亩,总价14.578亿元,溢价率达385.93%,是起拍价(每亩15万元)的近5倍。

未来两年至三年,重庆全市约有45万户农民由小村落集中到大村落居住,将节约建设用地41.3万亩。到2020年,随著重庆1000万农民转户进城,将节约建设用地指标260万亩。将来,这也许又成为各大地产商争夺的‘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