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和新自由主义政策:孟加拉的情况

达尼埃尔·萨拜

 


 

        孟加拉地处世界最大的三角洲,两条喜马拉雅河流,雅鲁藏布江和恒河,在那里汇合,流入孟加拉湾,该国的气候灾难频繁 。孟加拉土地面积的一半,离海平面不到10米。它主要由发源于喜马拉雅冰川的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冰雪融化时,经常导致大规模的洪水。沿海地区受到旋风的摆布,巨浪会淹没沿海地区。

孟加拉遭受极端的地理气候条件,经过几个世纪,那里已经建立了一个平衡,能够让密集的人口生活在那里。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应用加剧了全球变暖,打破了这个脆弱的平衡。毫无疑问,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脆弱,今天孟加拉的人民面临著巨大的挑战……。

 

前所未有的气候变化

孟加拉没有任何地区免受气候变化之殃。在该国北部,过去夏季只有23个月,现在可以持续56个月,伴随著温度的大幅上升。因此,肥沃的土地变得干燥,作物焦枯。河流干涸,农民依赖昂贵的灌溉系统,抽取地下水,逐渐耗尽它。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还面临著井水受砷污染的问题,砷原本在地里,但因为抽取地下水而上升到地面。

在冬季,寒冷和浓雾越来越严重,摧毁许多蔬菜和季节性作物的收成。

在南方,夏季的极端温度也在经常地上升,冬季寒冷的天气更加常见。沿海遭受到日益频繁的旋风,旋风正变得越来越猛烈。巨浪侵入沿海地区的肥沃土地,增加土地和河流的含盐量,使土地长久不适用于农业。

现在该国有只有三个季节,夏季,冬季和雨季,而此前则有六个季节。在这期间,天气好象疯了:夏季越来越炎热干燥,冬季越来越冷酷,雨季越来越潮湿。孟加拉一直遭受的洪水和旋风,现在越来越频繁,而且特别地是,它们发生的时间出乎预计期限。气候变化无疑与这些混乱有关,至少是部分地有关。大气变暖加速了南极和北极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孟加拉沿海部分正逐渐被咸水淹没。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三次报告估计,如果海平面上升45厘米,该国就可能会失去其陆地面积的10.9%。

在北方,交汇于孟加拉的河流,因喜马拉雅冰川融化而获得水的补充。随著全球变暖,这些冰川的融化速度快于冰凝结的速度。因此,河流在逐渐地减少,如果这种现象加剧,河流可能会很快地干枯,这将导致孟加拉北部变成一片沙漠。

但时间一到,季风期间降雨量增加,再加上冰川融化的加速,使得要疏通的水量增加了。由于海平面上升,这部分应流入海洋的河水本身难以流入大海。这两个因素的结合,使得洪水更频繁,更广泛。

随著海平面上升,20世纪60年代建成的高度只有5米的堤坝,已不再足以保护沿海村庄免遭涨潮灭顶之苦。海平面上升,北方河流携带的泥沙减少数十亿吨,这两者合在一起,不再阻止咸水渗透进入低地。而堤防把雨水保留在陆地一侧,因此加剧了洪水。

 

新自由主义政策使形势恶化

孟加拉农民是环境退化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不过,气候变化不是导致环境退化的唯一因素。在20世纪80年代,当局制定面向出口和增加粮食生产的经济政策。 推动和支持这项政策的是一些国际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美国国际开发署和英国国际发展部。

同其他地方一样,孟加拉的结构调整政策有利于大型国营公司的私有化,有利于能源部门向外国资本的开放。其情形同20世纪90年代的采矿业一样。国家的退出,骤然引发教育和卫生部门的危机,为私人营运开辟了道路。

在发展的名义下,这些经济改革为大规模土地的购买和对百万人民的剥夺开辟了道路。它们造成了一个回圈的依赖性,使孟加拉农民非常难以逃脱。

沿海的虾养殖业扩展,旨在满足富裕国家快速增长的市场需要。孟加拉是当今世界上第五大虾养殖生产者。约130家公司从事这个行业,雇有近百万孟加拉工人,每人一天的工资不到一欧元。19万公顷的红树林和肥沃的土地已被转换成水产养殖(aquicultural)场。开始以低廉的价格从小生产者手中购买的农业用地,后来转换成虾养殖场,从而加剧了土地的盐碱化,使其铁定地不再适用于农业。

这个行业危及农民的生存手段,却没有提供足够数量的就业机会。在孙德尔本斯(Sundarbans),虾的养殖打破了脆弱的平衡,而这个平衡曾经使得当地居民有可能依赖世界上最大的红树林资源谋生。该生态系统不能很快地适应水的盐碱化和温度的上升。大树林在消失,大量的动物和植物物种也在消失。过去的稻农,如果没有在水产养殖场找到工作,就回到孙德尔本斯重操渔民旧业。但是,红树林不能承受手工捕鱼和养虾业日益高涨的联合压力,因为这些行业留下的是受污染破坏的池塘。这会导致一场生态灾难,加强气候变化的影响,因为红树林是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缓冲区。它们抵档横扫沿海地区的旋风所造成的侵害。更进一步,在内陆,迅速提高土地农业生产力的驱动力,导致化肥的过度使用。这加强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土地的侵蚀。

 

粮食主权和气候难民

孟加拉的1亿5千万居民,尤其是其中的最贫穷者,面临的社会挑战是巨大的。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70%的人没有土地。 气候变化和新自由主义政策在危害数以千万计的他们的生活方式。预测表明,近4千万人可能成为气候难民。如果该国的一部分,因为被洪水淹没或已变成一片沙漠,不再能够住人,可以预见有大量流离失所的人口,首都达卡没有能力吸收他们。因为传统环境的破坏,达卡每年已经接纳了五十万农民。在邻近的印度,也找不到一个解决办法,印度与孟加拉有4000公里长的共同边界,并在2500多公里的边境竖立了高2.5米的双重铁丝网墙。印度政府的说法是保护自己,打击恐怖主义和走私。在现实中,它在一个特别复杂的边界两侧防止了移民蜂拥而入。该解决方案必须基于合作和互助,肯定不能依靠边界的封锁和镇压。

这个国家,20%的国内生产总值和65%的劳动力在农业,粮食主权似乎是个关键问题,它必须让农民既能减轻又能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又要养活主要的贫困人口。粮食主权模式同主导的农事商业(agribusiness)模式是对立的,后者以寻求利润为优先,而不是以人民的粮食需求和对环境的尊重为优先考虑。粮食主权模式“肯定了当地人民有权确定自己的农业和粮食政策,控制自己的国内粮食市场,防止通过倾倒剩余产品而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它鼓励多样化和可持续的耕作方法,尊重土地,认为国际贸易只是对本地生产的一个补充。粮食主权意味著把对土地,水和种子这样一类的自然资产的控制权交还给当地社区,反对一切生物的私有化” [1]

哥本哈根会议的失败提醒我们,大国政府无能力采取必不可少的措施。不离开资本主义制度,未来的气候灾难不可避免,因为资本主义的基础是最大的利润和无限的积累,同保护环境和满足社会需求的目标是矛盾的。

像孟加拉农民联盟(BKF)和孟加拉农民妇女协会(BKS)这样的农民组织[2]与农民们一起组织研讨会,以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并就获得土地及粮食主权的问题动员他们。到2011年底,这两个组织计划推出粮食主权大篷车周游全国。组织者希望通知和动员最弱势的群体,共用普通农民运动的经验,在气候变化和粮食主权问题上,特别是在南亚,发展国际声援活动。这些进步和独立组织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是建立一个激进群众运动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个运动要在世界范围内争取气候正义。

 

 

-达尼埃尔·萨拜是法国反资本主义新党(NPA和第四国际的成员。她是第四国际驻亚洲的记者之一。

 

 

注释:

[1] 2011 见以斯帖·维瓦斯, “主导农业模式的替代方案” ‘国际观点’43420113

[2] BKFBKS两者都是代表孟加拉‘农民之路’的农民组织。

 

 

 

本文译自国际观点456期,20115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