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年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和粮食危机的爆发表明,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程度是多么深。今天,这些问题仍然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重新发表埃里克·杜桑2008年11月写的文章。
2007-2008年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和粮食危机的爆发足以表明,世界经济是高度相互依存的。
在第三世界国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过去两年主要关心的并不是美国和欧洲银行的金融危机,而是粮食价格的急剧上升。今年创纪录的谷物产量,以及最近商品股票市场上食品价格的下跌,应不会创造一个虚假的安全感。“例如,如果目前的价格波动和流动性条件维持在2008/09年度,那么播种面积和产量可能受到这样的影响,即在2009/10年度出现一个新的价格飙升,引发更严重的粮食危机,其严重程度会超过近来所遭受的粮食危机,”这是粮农组织最近的一份报告
[金融危机将损害农业市场,粮农组织,2008年11月6日,罗马,http://www.fao.org/news/story/en/it ...] 所指出的。2009年较低的产量和较高的食品价格,可能会增加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让他们难以获得足够的信贷和外汇购买农产品。粮农组织说,“出口融资变得更困难,因为银行收紧信用贷款的发放条件。”
有关粮食危机的错误解释,目前非常普遍。中国和印度的消费增加是一个反复述说的原因,以至于它变成了不言自明的事。我们迫切需要确定真正的原因,确定那些真正要负责的人。
非常受人尊敬的国际清算银行在其2008年6月发表的年度报告[国际清算银行是各大中央银行的银行,请参阅其网站: www.bis.org。有关国际清算银行的说明,请参阅:www.bis.org//profile.pdf] 上也讲述了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消费量增加的老故事。首先,这种虚伪的追索有意隐瞒北方各国政府和跨国农业食品企业在增加生产生物燃料上的责任,其次,隐瞒大金融集团在商品市场投机的责任。国际清算银行的作者试图使他们的解释科学合理化。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什么是导致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呢?“在食品方面,新兴市场经济体(EMES,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GDP近年来的快速增长,在拉动需求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种效应因为结构性的变化而加强了,特别是在中国,随著人均收入的不断上升,增加了对谷物的需求,尤其是喂养牲畜的粮食需求的增加。根据粮食和农业组织估计,在1962年至2003年间,发展中国家的人均谷物消费量上升了20%,而肉类则增加了三倍。粮食价格的需求效应被夸大了,因为根据一些估计,通过牲畜产生的热量所需要的粮食,是通过直接消费粮食而产生相同数额热量的2至5倍以上。在2002年,全球粮食产量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是用来喂牲口的。”[国际清算银行,第78届年度报告,巴塞尔,2008年6月,第39面。]这个所谓的科学的解释,其推理如下:发展中国家居民的消费急剧上升,这些人吃的肉越来越多,因此价格相应地上升。但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在价格高峰期仅发生在2007-2008年,而发展中国家的消费量已大幅增加了40年?
实际情况是,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食品价格都在下降。在1998年和2002年之间它们进一步下降,在2002-2004年略有增加,然后在2005-2006年再次下跌[参见马丁·沃尔夫在2008年4月30日的“金融时报”和雅克·贝脱落特提供的资料。同前引]。2006年粮食收获后,世界市场上的粮食价格在1998年的水准,远低于20世纪70年代的水准。
2008年,按美元不变价值计算,粮食价格仍然低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达到的最高水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证实了这一点:“和通常的情况相比,目前的繁荣,有更广泛的基础,持续时间更长, 同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相比,反差明显,大多数商品价格呈下降趋势。那就是说,尽管下降趋势有明显的逆转,许多商品在通货膨胀调整后的价格,仍远低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所看到的水准。”见 www.imf.org/external/pubs/ft...] 总之,需要解释的是2007年和2008年的价格暴涨的原因。而国际清算银行给出的解释,完全不能解释真正的原因。雅克•贝脱落特指出:“把食品的消费量增加,归因于如中国和印度(…)这样一些新兴国家的生活水准的迅速提高,这是几年来持续不断的说法,但它并不能解释过去两年农产品价格持续上升的原因”[雅克•贝脱落特,同前引,第2面。] 他继而陈述说,直至2007年10月,大米价格都保持稳定。另一方面,2007年10月和2008年5月之间,大米价格几乎增加了三倍。
那么,在这里,有三点,是最准确的解释[这个解释来自达米安·米勒和埃里克•杜桑于2008年8月发表的文章,题为“为什么有世界粮食危机?”,www.cadtm.org/spip.php?artic ...]:
首先,面临2005年以来谷物价格的历史低位,美国和欧盟各国政府给予农业综合企业发展生物燃料产业的补贴。这些公司希望在两个方面增加他们的利润:以更高的价格出售他们的谷物,以及让生物燃料生产有利可图。在这两方面他们都获胜了。
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他们从以下假设开始:在几十年的时间里,用石油不再可能做到(因为现有的石油储备萎缩)的事,可以用大豆,甜菜,谷物或甘蔗做到。因此,他们要求国家当局给予补贴,以便使非常昂贵的生物燃料生产变得有利可图。华盛顿,在布鲁塞尔的欧洲委员会和其他的欧洲资本家一致声称他们能保障自己的国家或地区的能源独立 [请再次注意该“双重标准”政策:为确保能源安全,北方国家政府迅速补贴私人行业,但是却通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否认南方国家政府资助其当地的农业或工业部门生产者的权利。] 生物燃料的游说掮客们说服政府采用了荒谬的论点,即同碳氢燃料相反,生物燃料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种支持政策把大量基本食品吸入生物燃料行业。同样,以前用于生产食品的土地被转而用于生产生物燃料。这也限制了可用的食品供应,引起食品价格上涨。总之,为满足少数有意发展生物燃料生产的私营公司的利益,决定劫持世界粮食生产的急需部分。应当指出,上面引述的国际清算银行年报,在解释食品价格的上涨原因时,认为国家补贴的生物燃料只起了轻微的作用[国际清算银行,第78届年度报告,巴塞尔,2008年6月,第.41面]。
其次,在2007-2008年,农产品的投机炒作非常厉害,使互联网泡沫破灭后本世纪初开始的这个趋势得以加强。2007年夏天,次贷危机震撼美国,机构投资者[主要的机构投资者是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银行:他们可以调动700,000亿美元,投资在回报率最高的地方。不要忘记对冲基金,它可以调动15,000亿美元。] 逐渐退出依靠美国住房产业的债券市场,认定农产品和生物燃料可能带来高额回报。他们在世界谷物投机活动的主要市场---芝加哥,坎萨斯城和明尼阿波利斯股票市场购买了作物期货。同样,他们还在其它市场购买了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期货,投机于价格上涨。
第三,发展中国家处境软弱,难以应对粮食危机,因为债务危机以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的政策,剥夺了他们自己必要的保护力。这些政策包括:减少作物种植用地,专门做一或两个出口产品,拆除价格稳定系统,结束谷物的自给自足,结束谷物储备,使地方经济依赖世界市场的变化从而削弱它们,大幅削减社会支出,抑制对大宗商品的补贴,开放市场,让小农户与跨国公司作不公平的竞争。
一些错误的解释
雅克•贝脱落特列出了一串举证,以加强说明新兴市场国家消费增长的神话,特别是中国和印度,是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所有这些举证都是来自雅克•贝脱落特的研究]。
2008年4月15日的商业日报“回声报”(Les Echos)说:“这个新的现象,主要来自新兴国家消费习惯的快速变化。随著收入的增加,中国和印度两大巨头,对肉类和谷物的需求在增加” [ www.lesechos.fr/info/agro/47 ..]。
2008年4月17-23日的‘新观察家’把 “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饮食习惯的改变”作为七个原因中的第一个,并补充说:“印度和中国已经从粮食出口国变成了进口国”。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同印度农业部长沙拉德·帕瓦尔会晤后,在2008年4月8日的非洲-印度论坛上声言:“世界谷物库存量只能够满足仅仅8个到12个星期的需求”,而原因是“由于像印度和中国这样的国家有较高的需求,这些地方GDP的增长为8%至10%,而增加的收入会用在食品上”[www.nationalpost.com/news/wo]。 爱荷华州的生物柴油委员会主任兰迪·奥尔森则认为:“豆油价格较高的原因是中国,印度和其他地区日益增长的中产阶级的需求在增加”[ www.desmoinesregister.com/ap ...]
同样, 对于“为什么食品价格如此之高” 这个问题,国际农业发展研究合作中心(CIRAD)研究员萨科·布利卡斯回答说:“中国和印度消费者的习惯正在发生变化,那里的购买力在上升。其结果是需求爆炸性地增长。希望买得更多,吃得更好。他们吃更多的肉。为了饲养他们的牲畜,农民需要种植更多的饲料作物。这一切都有助于整体价格的升高。在国际范围内,农产品关税也大幅上涨,因为对它们的管制已经放松”[见 www.lexpansion.com/economie/..].在2008年4月22日的‘世界报’(Le Monde)上,对于“是两个新食人魔(中国和印度)的到来,是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暴涨的主要原因吗?”这个问题,菲力浦·查尔敏干脆回答“是”[见www.lemonde.fr/archives/arti ...]。
在同期的“世界报”,菲力浦·勒梅特以同样的口气继续说:“缺乏基础设施,使得像印度这样的国家失去了约30%的收成,并再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见 www.lemonde.fr/opinions/arti ]。
2008年4月18日巴西总统卢拉向粮农组织发话:“看在上帝的份上,不要告诉我,因为生物燃料,粮食变得昂贵了。粮食昂贵,那是因为世界没有准备看到数百万的中国人,印度人、非洲人、巴西和拉丁美洲人一天吃三顿”[见 www.lemonde.fr/ameriques/art ]。
粮食价格飞涨不是中国和印度的责任
中国和印度出口的粮食比进口的更多。雅克•贝脱落特用数位证明这一点,显示中国仍是一个粮食(小麦、玉米、大米)和肉类的净出口国!印度也是一样。自1995年以来,印度人已经成了粮食产品净出口者。因此,这两个国家不可能是世界市场上粮食价格飙升的根源[见 www.lemonde.fr/ameriques/art ]。
印度受害于进口自由化的后果
在小麦进口方面,印度的自由贸易经历,一直是非常不利的[见贝脱落特的文章,第27面]。在其世界贸易组织(WTO)伙伴的压力下,印度的辛格政府--- 辛格自己是新自由主义的好学生 --- 取消了小麦的进口关税,该规则自2006年2月起生效。自2001年以来,这是第一次,这一年印度小麦的进口(670万吨)多于出口(0.6万公吨)。这是印度政府方面的一个深思熟虑的政策,因为它希望满足两个需要:求得其世贸组织合作伙伴的支援,在世界市场上以比地区生产者卖价更低的价格购买小麦。
印度政府直接从国外购买了550万公吨的小麦,而这个时候,其全国的生产已经足够满足国内需求(印度小麦产量达到7千4百万公吨,而国内需求只有6千万公吨)。因为商人的投机囤积,在国内市场上小麦价格不降反升。辛格政府的这种恶劣行径,导致其对手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迫于民众的愤怒和舆论的压力,总理在2007年退缩让步了。
我们应该注意到,尽管印度在2006年成为一个小麦净进口国,但由于大米和玉米的出口,它仍然是谷物净出口国。
由于缺乏中国的数据,媒体开始改变策略。
2008年8月19日,法国财经日报 ‘回声’(Les Echos)报发表了题为“食品价格上涨:中国认为无关其事”的文章。借鉴经合组织的统计数字和北美农业部出版的一位北美研究者的研究,法兰西日报表示,中国是自给自足的,尤其是在谷物方面。与此同时,英国的新自由主义周刊‘经济学人’,在其2008年8月16日版上刻意安排了一场盛大表演,专说一件事情,而且在同一段落里自相矛盾:“中国食品和能源的巨大需求,推高全球的商品价格,这个说法有道理。”接下来的几行后面,经济学家的社论继续说:“在过去几年,中国的粮食生产增长速度高于消费速度。作为一个小型但增长中的小麦,玉米和大米的净出口国,不管如何,中国有助于缓解世界粮食价格的上涨。”真是不折不扣的智力体操!
美国和欧盟的政策是全球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
虽然中国和印度食品的出口超过其进口,但美国和欧洲联盟却相反[回到贝脱落特的文章,他所做的8个页面的研究显示,美国和欧盟以及世界其他地方之间的食品贸易并不平衡。]。 2006-2007年期间,美国是食品净进口国。欧盟国家也是这样,它们在净谷物进口国的名单中名列第三(仅次于日本和墨西哥)。因此,来自美国和欧盟的需求有可能把价格哄抬起来。
但是,特别地,美国和欧盟是如何造成食品价格的上涨的呢?
首先,必须考虑到,在决定全球粮食价格(粮食,石油生产的谷物,含有丰富蛋白质的谷物)上,美国起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其他国家根据芝加哥,堪萨斯市或明尼阿波利斯的股市调整其价格[见贝脱落特的文章,第3页]。此外,粮食价格的上涨,直接推高肉价 因为家畜饲料来自谷物[2006年1月至2008年4月以来,牛肉价格上升47%,鸡肉价格上升42%,羊肉价格上升31%。还要指出的是,中国人特别喜欢的猪肉,其价格一直停滞不前。见贝脱落特的文章,第6页。]
在2006-2008年食品价格的恶劣上涨这件事上,直接依赖于美国和欧洲的两个因素都起了作用。
首先,在美国和欧盟,存在持续扩张性的生物燃料生产。其次,是股票市场上针对食品价格(还有碳氢化合物[提高碳氢化合物的价格也直接影响食品价格,因为生产费用(运输,使用的工具,化肥)增加了。])的投机。
美国生物燃料生产的大规模兴起
2007年,美国生物燃料生产占全球的43%[其次是巴西,其生物燃料生产占32%(巴西的情况,下面有进一步的讨论),欧盟的15%,中国的3%,印度和泰国各占1%。世界其他地区占5%。]。2005年和2006年间,在美国,用玉米生产的乙醇,扩大了5倍。在2005年和2009年之间,这个生产因此增加了9倍!在2005-2006和2007-2008年之间,专门用于乙醇生产的玉米,其百分比从14.4%升到23.7%。
一部分大豆生产,也转向生物燃料的生产(2007年8月,23.2%的国内大豆油的消费专门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但其成本远高于玉米乙醇。以前用于种植小麦和大豆的大片土地,现在转而用来生产玉米,从而推高了小麦和大豆的价格。自从很大一部分的玉米转而用于生产乙醇以来,动物和人类食用的玉米价格也飙升了。 同样,因为种植玉米,大豆,小麦和其他牧草谷物变得更加有利可图,所以大米产量下降,于是美国生产的大米价格也随著飙升(见框图)。
生物燃料生产的增加与自由市场无关,它纯粹是政府在农业综合企业的压力下,直接干预的结果。
尽管油价上涨,但没有美国联邦预算的补贴,生物燃料的生产是不可能赚钱的。 200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能源法,推动了生物燃料的生产。2007年9月19日的能源独立法加强了这个支持政策,能源独立法实际上威胁石油工业,如果到2015年,他们的燃料生产中不包括570亿升生物燃料(150亿美制加仑[1美制加仑= 3.78升]),以及到2022年,若不包括1360亿升生物燃料,就将处以严厉的处罚。为了达到这个目标,2011-2012年,注定用于生物燃料生产的玉米将达到32.8%。
由于这种僵硬的法律,在2007年,由大型农业综合企业公司主导的美国农业行业的收入增长了48%。关于美国在全球粮食危机上的责任,我们同意雅克·贝脱落特的论述:“美国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当前粮食骚动的无可否认的重要原因,因为它的生物燃料生产的政策没有理性,还有,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美国谷物的价格要对世界市场谷物价格的上升负责,因为其他出口国根据它的价格而定价。”[见贝脱落特的文章,第32面] 我们稍后将看到,投机活动,特别是在美国盛行的投机活动,它们的作用也必须考虑在内。
美国生物燃料的增加导致全球大米价格上升的过程。 [本节内容取自雅克·贝脱落特的文章,第9面]
对稻米的投机活动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乙醇的热潮也要对大米价格的暴涨负责,尽管常见的实际做法是否认两者之间的任何联系。根据美国农业部的说法,虽然美国大米只占全球产量的2%,它仍然是第四大大米出口国… 在2007/08年度,美国生产的糙米价格是1980 /81年以来最高的。另一方面:“自2005年以来,非常高的燃料和化肥价格,以及2006/07年度以来,竞争作物的超高价格,使得水稻无力同大豆,饲料谷物和小麦竞争”[参见 http://www.ers.usda.gov/briefing/Ri .]
事实上,2006年和2007年间,在耕地下降16%后,美国的稻米产量下降了12%,结果美国的大米出口下降了20%,尽管美国出口的大米仅占2006年全球出口的12%和2007年的9.6%。然而,达瑞尔·雷(Daryll Ray)等人证明,美国是世界大米价格的“价格制定者”:“84%的泰国大米价格的变化,可以用德克萨斯州的价格和美国大米库存量与利用量之比来做解释,而美国的价格每增加10%,将导致泰国的价格增加4.7%。这种关联性是令人信服的证据,它表明,即使在美国不是主要出口者的地方,美国的商品交易也会影响世界市场的价格”[见http://agpolicy.org/blueprint/APAC% ...].
欧洲联盟的责任
正如雅克•贝脱落特所写的:“欧盟27国[2008年的欧盟是由27个国家组成的] 在鼓吹喂养世界各地的愿望的同时,又高调宣扬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威胁幽灵!这是可悲甚至可笑的,实际上,事实表明,欧盟甚至超过了美国,获得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大量粮食援助”。 [见贝脱落特的文章,第38面]
在农业企业的压力下,欧盟采取了同华盛顿政策类似的政策。到2010年,所有燃料的5.75%必须是生物燃料(到2020年为10%)。欧盟生产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是菜籽油(欧盟产生全球77%的生物柴油),生产乙醇的原料是是小麦,大麦,玉米,甜菜和蒸馏过剩的葡萄酒。欧洲生物燃料的生产是不盈利的,只能靠补贴维持下去。为了达到上面提到的目标而不必诉诸进口,到2012年,目前使用的可耕地的20%,将被投入用于这个项目。
欧盟希望人们相信,这一政策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然而,根据许多科学家的看法,生物燃料的环境成本超过了所有它们可能提供的好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9月12日公布的一份报告中申明,就其本身而言,“目前推动扩大使用生物燃料的做法,是在制造不可持续的紧张局势,会扰乱市场,却不会产生显著的环境效益… 各国政府应停止为生物燃料制定新的硬性规定,并且研究把它们逐步淘汰的方法…” [http://www.cfr.org/publication/1429...]。联合国食品权利的特别报告员奥利维尔·德·舒特写道:“其实,某些类型的生物燃料的使用,不是去帮助对抗气候变化,反而可以加快这一进程”[奥利维尔·德·舒特,在2008 年9月6日和7日的“今晚”报(Le Soir)上的文章,题为:«必须停止对农业燃料的投资计划»,http://www.lesoir.be/forum/cartes_b ...].
中国,印度和巴西生产的生物燃料,对粮食价格的飞涨有重要影响吗?
中国:直到2006年,中国是全球第三大的以玉米为原料的乙醇生产者(远远落后于美国和欧盟),但到了2007年6月,中国当局禁止所有新的玉米乙醇的生产,以解决国内市场上猪肉价格上涨42%的问题。在2007年,中国的乙醇生产有效地下降了50%。雅克•贝脱落特别指出:“虽然,尽管有以玉米为原料的乙醇生产,中国还是在2007年出口了大量的玉米,不能因为全球谷物价格的通胀而指责其乙醇生产。而且在2006年它只生产了50 000吨的生物柴油,而不是预计的,在2010年达到的200万吨,其生物柴油的生产不能对含油植物价格的暴涨负责”[J.贝脱落特的文章,第23面]。
印度:就像它的北美和欧洲的同行,印度政府也要命令其石油工业到2010年纳入5%的生物燃料,到2025年纳入20%。到2006年,印度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生物乙醇生产国,但在2007年,印度的生产不折不扣地垮台了(从19亿升下降到2亿升,几乎减少了90%)。雅克•贝脱落特总结说:“因为生物乙醇生产会生成甘蔗糖蜜,而且印度出口食糖,自2006年以来其价格已下降,直到2008,都没有越过其2007年的水准,所以我们不能因谷物价格暴涨而责怪印度”[J.贝脱落特,第29面,参见 http://www.grain.org/agrofuels/?ind ..]。此外,印度决定用非食用植物麻疯树的种子,生产生物燃料。
不过,据贝脱落特的研究,这项计划未能成功,因为政府把生物燃料的价格定得低于生产成本。必须指出,“印度农业合作社和非政府组织为保护环境,坚决反对生物燃料的发展,不管是用麻风树还是用第二代纤维素的最终产品生产”[J.贝脱落特,第29面,参见http://www.grain.org/agrofuels/?ind ..]。
巴西:全球第三号生物燃料生产者,巴西仅次于美国和欧盟,大大超过中国和印度。事实上,它产生的生物燃料多过中国的10倍,超过印度30倍。到此为止,巴西生产的绝大多数来自甘蔗(一个非常小,但越来越重要的比例是从大豆中提取的)。 以甘蔗为单一作物的耕种发展,其环境和社会影响显然是不利的,因此,巴西当局的政策遭到了众多社会运动的高度批评。然而,不能证明,以甘蔗为基础的生物燃料的生产是全球粮食价格增加的一个因素,因为自2006年以来,食糖价格持续下跌。
总之,虽然从环境或社会的角度来看,中国,印度和巴西的生物燃料生产[即使巴西没有粮食价格飞涨的责任,但其农业综合企业出口行业产生巨大的利润。在2007年和2008年,巴西来自农业出口的收入大大地增加了],非常值得商榷[硬性指定耕地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农田,这种做法是不能接受的,因为这限制农民耕作可以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此外,甘蔗生产掌握在大地主和资本主义农业综合企业的手中,他们会滥用榨取农业工人,不让无地农民获得自己的土地。还有到处存在的环境的负面因素。举两个例子:来自甘蔗收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因为它可能当场烧毁),以及森林的大规模砍伐创建 --- 特别是在亚马逊雨林 --- 其目的是扩大蔗田],但它们不应对食品价格的暴涨负责。
投机行为在食品价格膨胀中的根本作用
美国证券交易所是世界商品价格(农产品和原材料)的谈判场所,这里的投机活动,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这种投机的主角都不是散户,而是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高盛,摩根士丹利,还有被解散或被收购以前的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对冲基金和主权财富基金[主权财富基金是公共机构,除少数例外,它们属于像中国或石油出口国这样的新兴国家。
第一批主权财富基金[创建于20世纪的下半叶,是想要保存来自石油和加工品那部分收入的政府建立的。] 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尽管它们比重比机构投资者少得多[在全球范围内,在2008年年初,机构投资者占7万美元.(原文70 000 USD,疑为70 00 billion USD,即7万亿美元---译者),主权财富基金的30 000亿美元,对冲基金1 000美元(原文1 000 USD,疑为1 000 billion USD,即1万亿美元---译者)。]。
麦可·W·马斯托,管理华尔街一家对冲基金12年, 2008年5月20日,在华盛顿的国会委员会前的陈述 [麦可·W·马斯托,管理成员/投资组合经理掌握资本管理,LLC,在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和政府事务委员会上的证词,http://hsgac.senate.gov/public/_fil ...] 证明了这个事实。该委员会要调查投机炒作对商品价格上涨可能发挥的作用,在该委员会面前,他宣称:“你们要问的问题应是‘机构投资者促成了食品和能源价格的膨胀吗?’我的回答是‘不错,是这样的’”。
在这个确定的陈述中,他解释说,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原因不是供给不足,而是因为商品市场上“期货”交易的新参与者的需求突然增加。在期货市场,投资者购买未来的产品:现在购买的是一或两年后的小麦收成,三年或六年后的石油生产。从理论上说,在这些市场的主要投资者,例如航空公司,购买他们需要的石油,或农业企业,它们购买特定的谷物。然而,麦可·W·马斯托表明,在美国,由机构投资者调拨给商品指数交易的资产,从2003年年底的130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3月的2600亿美元 [“分配给商品指数交易策略的资产,已经从2003年年底的130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3月的2600亿美元”。]
在同一时期,在这些市场上市的25种商品的价格上涨了183%。他解释说,必须处理一个狭窄的市场 [在2004年,所有25指数商品中,表现突出的未来合约的总值只有1800亿美元。同世界各地股票市场的总额44 0000亿美元比较,后者超过前者240倍。麦可·W·马斯托指出,在这一年中,机构投资者在期货市场投资250亿美元,占该市场的14%。他表示,在2008年的头三个月,机构投资者大大增加了他们在这个市场上的投资:在52个工作日投入$ 550亿美元。现在有一种方法煽动物价膨胀!]。
像养老基金这样的机构投资者,只需要分派2%的资产,就能撼动该系统。商品期货市场上的价格对这些商品的当前价格有立即的影响。他表明,2007年和2008年间,机构投资者购买了大批量的玉米和小麦,导致大规模的价格上涨 [重要的是要注意到,期货市场的管理机构,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不认为期票投资者是投机者,反而把他们当作商业市场的参与者。
这使他们能够加强这个事实,即对于粮食价格的飞涨,投机活动没有显著的影响。在前述的麦可•W•马斯托文章中,以及尤其是在马里兰大学法学教授迈克尔•格林伯格2008年6月3日在美国参议院委员会的证词中,可以发现对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批评。从1997年到1999年,迈克尔•格林伯格是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一个部门的主管,他批评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现任主管们松懈,无视机构投资者操纵能源价格的现象。他列举了由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傀儡们提出的一系列申明,这些傀儡们在虚伪白痴者中不会没有地位。
迈克尔•格林伯格认为,在美国股市,所有能源方面的交易中有80%到90%,是投机性的(第22页)。马里兰大学法学院教授迈克尔•格林伯格,在美国参议院委员会关于“能源市场的操纵和联邦执法制度” 的证词,2008年6月3日。] 2008年9月22日,在美国金融危机的核心,布希总统宣布了一项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大豆价格因为投机活动上涨了61.5%!
雅克•贝脱落特,在他的研究中用了六页谈到投机活动的作用,也表示,投机活动对价格的上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J.贝脱落特的文章,第51至56面]。此外,他还用比利时KBC银行做例子,这个银行开启了一个广告运动,目的是推销一个新的商业产品:把它们的积蓄投资在6个农业原材料上。为了说服客户购买其投资基金---“KBC-生命 MI 安全食品价格 3”,KBC的广告肯定:“利用食品类商品上涨的价格!”这则广告中以一个“机会”的样式展现“水和可耕土地的短缺”,因为现在“食品的短缺导致食品类商品的价格上涨” http://www.lalibre.be/index.php?vie ..]。
工业化国家和他们主宰的机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所施加的贸易协定,削弱发展中国应面对不断上涨的粮食成本的能力
在2007-2008年,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发现他们的生活条件急剧恶化,因为他们面临食品价格的大幅增加。在2008年上半年,这至少在15个国家引发了大量抗议。受饥饿影响的人数,已增至几千万,数亿人发现他们获得食物的途径受到极大限制(因此,还难以获得其他重要商品和服务[其实,为了购买价格急剧上升的食品,贫困家庭不得不减少医疗和教育开支,以及削减各种家庭需要。])。造成所有这一切的,是农业综合企业部门的小型企业集团(生物燃料生产商)和金融部门(操纵农产品流通的机构投资者),他们获得来自华盛顿和欧洲委员会的政府资助。
然而,世界粮食产品的出口依然疲弱。在全世界,只有极少量生产的大米,小麦和玉米出口,绝大多数都是当场消耗掉。例如,乐施会(Oxfam)声称,关于水稻的情况,“只有4〜5%的水稻生产在世界市场上出售” [见www.madeindignity.be/Public/ ...],而有近20%的小麦产量是出口的[参见 www.fimarc.org/Fiche1BLE.pdf ]。然而,地区市场上的价格是由出口价格决定的。
此外,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这些价格基本上都是依据3个美国交易所(芝加哥,明尼阿波利斯何坎萨斯城)而建立的。因此,在廷巴克图,在墨西哥,在奈洛比和在伊斯兰马巴德的水稻,小麦或玉米价格直接受到美国交易所上这些作物价格变动的影响。2008年,因为害怕被巨大的社会起义推翻,全球发展中国家当局都紧急采取措施,以保证他们的公民获得基本的食品。
我们到达这个地步,那是因为几十年来,政府逐步停止支持这些作物的地方生产商 --- 其中大部分是小生产者 --- 并且遵循世界银行这类机构提供的新自由主义成功药方,或者遵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结构调整方案和减贫行动计划。这些这些机构自称与贫困作斗争,说服政府推动再造甚至强行制造贫穷的政策。此外,在过去几年,许多国家政府已签署了双边条约(最显著是自由贸易条约),使局势进一步恶化。世界贸易组织杜哈回合的贸易谈判也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是怎么回事?
第1条. 发展中国家放弃海关的保护,从而使当地农民遭受到国外农业生产者的竞争,主要是北美和欧洲的大型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竞争。这些大公司,用实际上比当地农民和育种者产生相同食品的成本更低的价格销售农产品,入侵本地市场,从而导致他们走向破产(许多人迁移到自己国家的大城市,或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资料,北方政府在国内市场上提供补贴给其大型农业企业,这个事实不是反倾销规则的违规行为。就像贝脱落特所写的:“虽然街头的人都知道,低于生产成本价格的出口是倾销,对于世界贸易组织OMC来说,只要出口价格与国内价格相同就不是倾销,即便这个价格低于生产成本。”
总之,由于巨大的国内补贴,欧盟各国,美国和其他出口国家可以侵入其他市场。一个象征性的例子就是,美国的玉米出口到墨西哥。由于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间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NAFTA),后者放弃了它和其北方邻国之间的海关保护。1993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前的一年)和2006年之间,从美国到墨西哥的玉米出口量增长了9倍。亿万墨西哥家庭不得不停止玉米生产,因为国内玉米成本超过从美国来的玉米(依靠工业技术和巨额补贴而生产的)。这不仅创造了一个经济戏剧,但也导致了一种身份的丧失,因为玉米是墨西哥文化的象征,是玛雅人最显著的东西。广大种植玉米的农民放弃他们的田地,在墨西哥和美国的工业城市寻找工作。
第2条. 墨西哥不得不依靠美国玉米养活其人口,因此没有准备好面对在玉米价格的暴涨,暴涨的原因,部分来自于芝加哥,坎萨斯城,明尼阿波利斯市场的投机活动,部分来自于其北部邻国的玉米乙醇生产。不再有墨西哥玉米生产者工作,以满足其国内需求,墨西哥消费者不得不面对他们主食---玉米饼价格的爆炸性增加,玉米饼是用玉米制作的薄烤饼,相当于世界其他地区食用的面包或米饭。2007年,巨大的工薪阶层的抗议震撼了墨西哥。
这些不同的事件表明,有必要说清楚替代性的主张,本研究的最后一节,提出先遣工作组就农民组织‘农民之路’设立的“粮食主权”而引出的临时结论。这些主张仍在研究中,不过(还)没有被‘农民之路’的领导人采纳,因此,在被采纳之前,这些主张也可能遭到部分的或大部的修改。笔者在这里讨论现有的结论。
另一类主张
食品安全开始于稳定的粮食价格,该价格涵盖了生产成本,以及确保生产者生活的工资。由西方国家政府推动的低廉的价格模式,其目的是增加加工产品和服务(旅游,娱乐,电信等)的大众消费, 既不是社会也不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得益者是大公司,并且通过把人民的注意力从民主理念转向大众消费, 从而让这些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精英抢占权利。[本节题目为‘另一类主张’,它出自«‘农民之路’关于农产品价格和投机活动的立场档»,2008年7月]
面对当前的粮食危机和环境危机,必须作出根本性的改变,还要快速。下面列出的建议,对于以粮食主权为基础的农业和商业政策是可行的。它们能够在保证大部分国家的可持续粮食生产的水准上,稳定粮食价格。
在地方一级:支持地方农业生产,特别是,支持农业实践和帮助小生产者获得信贷,无论其男女。
支持和发展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短捷/直接的行销管道,以确保价格让农民有利可图,而消费者又负担得起的
鼓励本地产品的消费
支援更加自主的生产方式,这些方式受价格波动的影响,少于使用化肥(例如,培育牧草而不是玉米/大豆,)的生产方式。
在国家一级:
国际法允许国家实施单方面的主权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农业,并保证其利用自然资源的主权。关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承认食物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因此,确保这一基本权利优先于商业法,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可运用环境根本性的变化(食品价格上涨,气候变化)或不可避免的必要性(维护社会秩序,让人们实现基本需要的满足)的法律观念,退出威胁其人民粮食主权和安全的条约。
以下主张就基于这一法律框架。实施这些措施,是各个政府的责任。
重新建立支持家庭农场生产的政策
l 不签,如果需要的话,或者终止,与粮食主权冲突的多边(WTO)或双边(ALE和APE)的自由贸易协定
l 建立或重新建立农产品进口的限制
l 在每一个国家建立公共粮食储备
l 重新建立保证农产品价格稳定的机制
l 建立生产调控政策,以稳定农产品价格
l 控制仲介机构的利润空间
l 进行全球土地改革(农田,还有水和种子),确保为当地居民生产粮食的农民而不是为出口而生产的大公司使用资源
l 禁止粮食投机活动
在国际层面:
l 禁止粮食投机活动;对人的生活作投机活动,这是一种犯罪行为,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需要停止对农产品的投机性投资
l 在国际法上加上一条粮食主权法,使每一个国家制定自身的农业政策以保护其农业又不损害其他国家的权利获得正式承认(主要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
l 声明暂停生物燃料的工业生产
l 建立或重新建立国际组织,以规范市场和主要出口产品的生产(咖啡,可哥豆,香蕉,茶叶等生产国的联盟),保证物价在国际水准上的稳定
l 终止迫使各国放弃粮食主权的结构调整方案(SAP)
l 终止外债机制所造成的剥削,改革欧盟农业政策和美国农业法案,这两者都对农产品市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53|
结论:
这项研究提供了另一种观点,即目前主流的说法‘中国和印度应对粮食危机负责’是一个转移焦点的做法。
事实上,特别是美国的大资本的利益行为,并在较小程度上,西欧的大资本的利益行为,是粮食危机的真正原因。更具体地说,投机于食品和碳氢化合物的机构投资者,和强力地推动生物燃料生产的大型农业企业,应对食品价格的上涨负责,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增加了自己的利润。
世界粮食危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解决方案背后的推动力:追求个别短期利润的最大化。对于资本家来说,食品不过是按照利润尽可能高的价格做买卖的产品。人类生存的必需品食物,也因此被降低成一个简单的利润生成工具。必须停止这一致命的逻辑。必须遏制主要市场和生产的资本据点。世界粮食危机 --- 在目前的经济危机和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它造成的后果只会更糟 --- 呼吁整个地重新订立根本的公共政策。这个前进方向关系到整个人类。
2008年11月21日
裘蒂·哈里斯,布赖恩·亨特和帝仁·瓦雷登与伊莉莎白·安妮合作翻译。
笔者大量引用了雅克•贝脱落特卓越的57页研究,其题为:“世界商品价格暴涨的真假辨” (Démêler le vrai du faux dans la flambée des prix agricoles mondiaux),该文发表于2008年7月15日。请读者阅读全文:www.cadtm.org/spip.php?artic ....笔者还希望感谢丹尼尔·穆讷瓦(Daniel Munevar)关于投机作用的研究资料。作者还参考了如下资料:让·齐格勒和他2008年5月以后的继任者奥利维尔·德·舒特权的联合国食品权利特别报告,国际清算银行,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粮农组织,“经济学家”,金融时报,和这篇文章明确引用的其他出版物。最后,笔者要感谢‘农民之路运动’粮食主权委员会2008年7月21日至24日在加那利群岛举办的研讨会的讨论,他作为一个演讲者出席了研讨会。当然,本研究的内容由作者负唯一的责任,同所引用的个人和组织无关。
埃里克·杜桑,取消第三世界债务运动(CADTM)比利时委员会主席(Committee
for the Abolition of Third World Debt,
www.cadtm.org
),列日大学(比利时)和(法国)巴黎第八大学政治学博士。他著有:南方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替代方案,VAK出版社,孟买,印度,2007年;世界银行:一个关键的引物,冥王星出版社;字里行间出版社,大卫·菲力浦出版社,伦敦-多伦多-开普敦出版社
2008;你的钱或你的生活:全球金融的暴政,Haymarket出版社,芝加哥,2005年。
本文译自《国际观点》第435期,2011年4月号。